好奇的路人层出不穷,灵霄医馆门前的人逐渐多起来,竹片也纷纷散了出去。

虽然暂时没有病人,也没有进项,但林掌柜被众人围着,也是乐呵呵的。

红鱼按照江牧歌的吩咐,写了大约五十篇竹签故事,又交给林掌柜抄写简版的竹签,抄了一个上午,尽数分发出去。背面写着的义诊消息,亦在这一个上午迅速传遍了全京城。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能听见有人在议论朱雀大街上的医馆新开业的事。

还没到晌午,已经有那学识渊博的说书先生,在茶馆里讲解起了珠片上面诸多中草药的忌讳和功效。

众人听罢才知道,这些药材的信息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

譬如莽草、钩吻、马钱子、乌头等,都是用量需要控制,少则药到病除,多则见血封喉的剧毒。带着相关的故事逐一听下来,叫人啧啧称奇之时,又记下了可能救命的学问。

与此同时,江牧歌已经派红鱼去京城最好的食肆为忙碌的伙计们买来了午膳。

红鱼最会点餐,水红姜、杂丝梅饼、鹌子羹、虚汁垂丝羊头、煎炙獐、洗手蟹等,吃得众人赞不绝口。

“多谢各位了,”江牧歌说,“下午大伙儿休息一下,轮班睡一睡。”

有伙计难以置信:“下午这就不派签子了?“

她笑道:“上午我看到大伙儿都是尽力而为,我们已经是尽人事,听天命。下午我们只管接受义诊。总不好再叫人都围在跟前,反而挡了真正想来治病的病人的道儿。”

经过了一上午,林冬荣都来帮她说话:“郡主思虑周详,你们这帮家伙,有了这么一位新老板,就知足吧,还想接着干不成?”

“不不不!”那伙计立马一溜烟跑后堂大通铺休息去了。

不过他就这么一问,还真有一个伙计愿意留下来接着帮忙。

江牧歌也没有不高兴的道理,让他在前台闲着得空,就跟着林冬荣学一学管账算账的本事,学好了以后就帮他打打下手。

下午,他们不派发竹签了,果然令不少人失望而去。医馆前渐渐门可罗雀。

江牧歌仍然如上午一般,守在堂前。

红鱼怕她渴了,偶尔端茶过来,见到这萧条的景象,和上午有不少落差,忍不住问道:“郡主,这下可怎么好?一天繁华过去,真正的病人却一个都没有,怎么都说是免费了,还没人来呢?”

江牧歌喝了一口茶,摇头:“这和我先前跟皇后说的免费可不一样,名为免费,实际上要做工的。寻常人没灾没病,又不想平白做工,自然不来。”

“那怎么办?”

“没怎么办。我们要等的,正是那真正需要义诊治病的病人。”

林冬荣带完了伙计,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医馆可不是食肆,需要张灯结彩地做生意。过了上午的辉煌,冷冷清清一点,才是常态。”

“但凡灵霄医馆的声名打响了,酒香流出了深巷,目的就达到了。”

江牧歌也很沉着。

红鱼瞅着那些路人都在附近的店前徘徊,怎么都不进来,拿手扇了扇风,直接给自己灌了一杯茶进肚里。

刚把茶杯放下,就见到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大步走了过来。

他身后带着另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自己却是昂首阔步,满面红光。

“常大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