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计
火光照在他脸上,异常明亮:“此事不仅与大理寺相关,还与吐蕃人渗透入大庆、意图刺杀皇储谋反的家国大事相关,孤不得不倾力查案。既然要彻查,自然应该借得我在她身边的机会,一查到底。慎淞郡主来历不明,又与韩家、夜辰玥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实在是由不得孤不起疑心。”
宁元沉默了片刻,再无话说。
待到夜文康烧好一锅勉强看得入眼的鱼汤,已是日上三竿了。
夜文康临走前,特地命人将鱼汤始终热在火上,又重新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弄得自己满头大汗。
这郑重其事的模样,不免又让宁元生疑。
“殿下,叫人时时热着汤,也就罢了,可为何还要换一身衣裳?慎淞郡主瞧您穿得华贵,岂不是更容易心生好感?”
“此言差矣,”夜文康道,“这一处,亦是由项蓝郡主提醒了孤。若是打扮上太下功夫,如她那般,穿戴枝招展,一瞧便知不是为了探病而来,而是别有目的,不免就失了诚意,反叫人心生反感。倒不如特地穿得朴素,显出这探病才是重点。”
宁元听了,为之乍舌。
想不到平日对衣装毫不在意的太子追起姑娘来,倒是心细如发,一点没有了男人的潇洒。还想着举一反三。
再一想到,夜文康说这是韩沫沫提醒的,宁元便禁不住捂额。
一路上,对夜文康道:“殿下如此费心,慎淞郡主却未必在意。”
夜文康笑了笑:“就是要不在意,郡主一颗心才都能放到为孤所为感动上来。慎淞郡主性子冷,若是此次不为所动,将来还是要驱赶孤,岂不是大计未成,就中道崩殂?”
半晌,宁元深吸了一口气,躬身道:“殿下如同诸葛孔明一般,思虑深远,奴才佩服,奴才如今只求殿下勿要太过沉迷其中,坏了真正的大计。只有娶了名正言顺的韩家女,殿下才可能得登大宝,奴才也才有继续辅佐殿下的理由。”
话音到了最后,带着分明的警告意味。
夜文康暗自扣紧怀中的金乌戒指,温言道:“宁公公,你之所言,一字一句,孤皆铭记于心,莫敢忘怀。”
主仆二人的轻声细语散在鱼汤浓香中,渐渐淡了。
江牧歌和韩沫沫一样,在各自的车厢中陷入困倦。不过是,一个浑身由着丫头包扎着,念叨着,额头磕在窗沿边入了梦,一个全心靠着韩真廉肩头,想着师父,双膝磕在窗沿边入了梦。
韩真廉低头,静静地摩挲着少女脸颊,轻声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牧歌……往后有我呢。”
车架朝前一步步行驶。
深一步,浅一步,皆因有辎车踏实相护,才不致令她从梦中惊醒。
平安行至灵霄医馆时,天已蒙蒙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