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负气而走后,杨坚这才假作震惊,向外界发布宇文阐的死讯,并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因九岁的宇文阐无后,以其族人宇文洛继周祀,承袭介国公的爵位。

当然,这都是后话,时值开皇元年二月下旬,崔澈等人抓紧时间走亲访友,不止拜谒了崔宣猷、崔仲方等长辈,更与昔日相府同僚作别。

二月二十七日,崔澈拖家带口与杨广、杨玄感启程,当天杨坚与独孤伽罗一并出城送子。

就连昨日刚刚抵达长安的太子杨勇也一同送别,一众兄弟姊妹,只有杨丽华不肯离宇文阐半步,没有前来送行。

崔澈也终于见到了杨坚背后的女人,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才三十八岁,可是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大上不少。

仔细想想也知道,独孤伽罗为杨坚生育五儿五女,对身体的损耗可不小。

澈哥儿因杨广的缘故,也受了皇后几句勉励,独孤伽罗对崔澈并无恶感,当初搅合崔澈与杨阿五的婚事,也不过是听说了澈哥儿金屋藏娇的说法,不愿女儿与别的女人共侍夫婿。

但如今既然不是自己女婿,崔澈纳不纳妾,纳了几个妾,也与独孤伽罗无关,她也不会在乎。

送行之人中,还有一人身穿素白衣服,便是兰陵公主杨阿五。

当初王谊驱逐司马消难,杨坚将杨阿五下嫁王谊之子王奉孝,哪知道王奉孝体弱多病,还未完婚,小驸马便一命呜呼,但杨坚还是命女儿为亡夫守孝三年。

九岁的杨阿五看上去无精打采的模样,与杨家其余人春风得意形成鲜明对比。

她抬头看了一眼二兄身旁的崔澈,杨阿五也没少听说父亲曾有意将自己许给他的传言,只是因母亲反对才不了了之。

如今见得其人风姿,不敢埋怨母亲多管闲事,心里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云想衣裳想容也只有这般人物才能写出那么美的诗句。’

二哥为大姐求的诗文,杨阿五自然也听杨广提起过。

只是崔澈浑然没注意到杨阿五望向自己的眼神,他可是认定了杨丽华这位护短的丈母娘,正在为没能与她一见而遗憾呢。

杨广拜过父母,别过兄弟姐妹,眼含热泪钻进了马车,杨玄感则与崔澈驾马而行。

别看澈哥儿是个文官,但骑射功夫在杨玄感的教导下,也是有模有样。

崔澈骑在马上,回首望向长安,也注意到了送别的人群中楚楚可怜的杨阿五,心道:

‘才九岁就守了望门寡,着实可怜。’

第一卷完。

第一卷十三万多字,其实主要就是给崔澈这个关东人贴上了潜邸之臣的身份。

崔澈这个人物跟小高王不同,小高王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主角,其实忽略了他的成长性,属于一出场基本就定了调,尤其是那多疑的性格,曹操看了都得直呼内行。

所以在写崔澈时,特意让他在许多事情中吸取教训,比如窦毅说他锋芒毕露,也有过于信任崔路这个自家人,却遭受背叛,让崔澈反思自己,从而得到成长,也更贴合穿越前一个在校学生的身份。

也用窦家女的事激励他奋斗。

其实本来没有裴秀这个人物,但我一想,崔澈两岁去北疆,总得有人照看吧,才有了秀儿,后来又有了崔昭容。

至于为什么不写一个母亲,主要是我自己都受不了崔澈母亲配给奚人为妾的情节,所以干脆说他母亲得知崔长君身死,抑郁而亡,由崔昭容这个虚构出来的姑母抚养长大。

正妻应该是杨丽华、宇文娥英、杨阿五三选一,我个人更倾向杨丽华,主要人蠢性格好,为了庶子宇文阐险些跟她爹闹翻,这么温婉贤德的女人不当正妻可惜了。

当然,如果大家坚决反对,我会慎重考虑的。

其实年龄差距,至少在我看来不是问题,我女朋友也比我大,她三十三岁,我未满三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