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途经代州

吐谷浑使者未能达成出使目的,只得悻悻而归,在他走后,崔澈也随即率领三支精锐骑卒挥师北上。

以帐前效节军为前军,分为四部,交由苏定方、沈光、尉迟敬德、黄君汉四名亚将统领。

黄君汉出身江夏黄氏,先祖迁居河南。

其父黄察曾任汴州刺史,崔澈进取中原之时,黄察经由荥阳郑氏说服,举州降于东隋,改任卫州刺史,调往河北。

时年二十七岁的黄君汉因此投奔到了崔澈的麾下,起初是作为亲随,在被崔澈考校过兵法武艺后,又被帐前效节军,充任亚将。

对于历史上的黄君汉,崔澈还是比较熟悉的,他戎马半生,最终以军功被唐朝册封虢国公,拜使持节、都督潞泽盖韩辽五州诸军事。

这样一位未来的名将,崔澈自然不吝于破格提拔,只不过黄君汉刚入军中任职时,将士们都以为黄君汉如今受崔澈重视,只是仰赖其父的荫恩罢了。

不过黄君汉自身便是一员勇将,在杨广东征高句丽时,他曾以先登之功受到封赏。

凭着一身精湛的武艺,黄君汉与初入军营的尉迟敬德一般,打服了一众骄兵悍将,军中的争议也就此平歇。

继帐前效节军之后的便是博领骑卒,由崔澈亲领,银鞍契丹直的弓骑兵则落在了最后。

博陵骑卒如今禁卫军的色彩越发浓厚,当然,没有比这一支前身是崔澈一手组建的家兵队伍,更适合护卫自身安危的存在了。

黄君汉骑在马背上,走在队伍的前头,他神情肃穆,不苟言笑。

这并不是黄君汉第一次感受战前的紧张气氛,当初崔澈南下,他便组织了乡勇,准备协助父亲守卫汴州,只是大战未开,其父便已献城投降。

如今再度上阵,却是要对外作战,这让黄君汉内心兴奋异常,只不过是面上板着张脸而已。

他与沈光,都是敢于先登城头,与敌人搏命厮杀的勇士,又怎么可能会在战前怯场。

大军抵达代州,麦铁杖已经等候在城外,当远远瞧见崔澈的车驾,麦铁杖抛下随从,只身策马上前迎接。

来到已经停下的马车旁,麦铁杖翻身下马,俯首拜道:

“末将代州都督麦铁杖,拜见大王,恭请圣安。”

崔澈掀开门帘,责怪道:

“宿公,这圣安一词,可不能乱用。”

麦铁杖在崔澈入主晋阳之后,受封宿国公,故而有宿公一称。

只是崔澈虽说是责怪,但语气却不见丝毫怒意,麦铁杖大大咧咧道:

“大王在末将心中,便是圣人,如何不能用圣安一词。”

想他麦铁杖早年家贫,不得已做了盗贼,后来给南陈后主扛伞,但是居建康,大不易,为了维持生计,只能重操旧业,常常要在一夜时间,从建康与京口之间徒步往返。

好在浪子回头金不换,洗心革面后,又得了燕王的赏识,自开皇十年,平定江南五教之乱起,便一直追随崔澈。

如今不仅是自己身居国公之位,长子麦孟才则是做了崔家女婿,如今接替崔彦卿,为相州刺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