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劝慰道:
“事已至此,悔之晚矣,阿爷还是想一想应该要如何御敌。”
说着,又提醒道:
“齐王此前将孩儿唤去,言语间,隐有退往蜀地之意。”
宇文述闻言一声长叹,他当然明白杨暕的心理变化。
当初杨昭刚死,他身边的二万多人便尽数转投杨暕。
杨暕被从扬州召回关中,宗室、百官,无不向杨暕争相致礼,百官朝拜,以致阻塞道路,极大的满足了杨暕的虚荣心。
如今江南传来消息,杨广新得一名庶子杨杲。
这让杨暕更害怕置身险境,以免自己出现意外,将来这些荣光都转交到了杨杲的头上。
他才不怕因为临阵退缩,而被杨广不喜。
有嫡立嫡,嫡子的身份使得杨暕有恃无恐,毕竟其父亲杨广心中的嫡庶之别,一点也不弱于祖父杨坚。
宇文述无奈道:
“便由为父亲自去劝说齐王离开汉川。”
此举也是卖杨暕一个人情,毕竟这是宇文述将他劝走,而不是杨暕恐惧,主动离开,使得杨暕对杨广也能有个交代。
宇文士及在父亲离开后,来到厢房中的舆图前,看着被崔澈鲸吞的北方,不由对江南朝廷的未来感到担忧。
他向来就是一个胆大包天之人。
原时空中,宇文士及于大唐武德二年归顺李渊,李渊就曾对裴寂等心腹道:
‘此人六七年前便与我谈论天下大事,你们都还在他之后。’
而武德二年的六年之前,便是大业八年,杨广东征高句丽遭遇惨败。
那时的宇文士及,就有了为自己谋后路的心思,而当时他的身份却是杨广的女婿。
如今眼见杨广一方节节败退,由于崔弃疾的存在,更没有了翁婿之情,宇文士及改换门庭之心也日渐强烈。
再说宇文述,他匆忙赶到齐王府,向杨暕痛陈利害,希望他能先行退往蜀地。
而这也正是杨暕所希望的。
他前脚刚和宇文士及暗示要离开汉川,后脚宇文述便主动前来。
杨暕也清楚这是宇文述在向自己示好。
这何尝又不是杨暕的再一次试探,能够让杨暕挂心的,如今便只有了储君之位。
他紧握住宇文述的手,正色道:
“宇文公之心,孤已知之,若能如愿立储,此生,暕绝不负公。”
杨暕知道宇文述是如何受父亲杨广的重视,虽说此番丢了关陇,但尽可以甩锅给高颎,毕竟许多策略都是高颎谋定的。
而明眼人都知道,其实关陇沦陷,怪不得宇文述与高颎。
回朝之后,杨广为遮悠悠之口,必然是要责罚宇文述,或许会是罢官免职,但要不了多久,又会官复原职。
如果得道宇文述的暗中支持,杨暕自觉储位便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哪怕母后再诞下一子,也无济于事。
今天鸽了,还是只有三章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