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彤没有任何的社恐症状,没有抑郁、ptsd、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问题,更没有罹患癔症、妄想、人格解离或是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类疾病,而不自知、不自治。

她不过仅仅只是想要,用自己认为更为相对客观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论证的方法,亲自亲身来证明自己所坚信的这个真相:

——李子孟,是真实存在的!

就是这么简单!

可,这世间之事,就是这么奇葩,越简单的事,做起来反而越困难、越复杂!

▽▽▽▽

在长青陵园的实习工作,充实而富有意义。

孟晓彤先是跟着咨询服务部经理、高级殡葬师王空空学习了解他们部门的业务规范、基本流程和具体工作内容,以及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殡葬习俗等等,然后,她便连续一周都将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接打咨询热线电话的工作中。

不只是,有很多个人客户来询问关于各类殡葬服务项目的细节、费用、注意事项等等;

还有不少向他们寻求合作机会的企业和组织,比如:租车公司、礼仪公司、骨灰盒生产商、墓碑雕刻加工厂、圈环手工坊、专营各类供品的销售商,吹拉弹唱的表演团体,能提供大中小型和私人定制殡仪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外包团体……

直到孟晓彤的嗓子出现了“沙哑”“冒烟”的感觉,最后,直到她实在说不出话来了,才被着实心疼她的副园长卢慧茹调到了宣传部门,临时协助制作和张贴一些关于倡导“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新标语和新横幅。

由于,她的加入,给原本“男过剩女荒芜”、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员工团队,带来满满的盎然生机,大伙儿一下子就显得活份了起来。

就连宣传文案也变得更新颖活波、更有创新性、更朗朗上口了,比如:

——今日,忌火烛,宜送!

——物燥风大,还是网上扫墓吧!

——扫扫二维码,手机也可祭奠ta!

——山林怕火,环境怕污染;亲人怕你不知道!

——火苗烧尽,荒漠还远吗?

——留得青山在,才有后人拜!

——薄葬厚养,不香吗?

……

▽▽▽▽

白天,在工作岗位上,孟晓彤总是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和每个人都几乎能够配合得天衣无缝,忙碌得不亦乐乎!

她时而会感慨:

原来,一个人死了之后,还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可以为他们、为记挂他们的人去做!

到了晚上,回到员工公寓,躺在床上、仰望窗外月光与浩瀚星空、独自沉思的时候,她也会重新慎思一个人类始终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个人死了之后,意识是否还会存在?

如果不存在了,那些原本的意识又变成了什么?

如果它们还存在,又是如何存在的、如何能够被别人意识到呢?

为什么,为什么偏偏只有她一个人始终记得李子孟?

莫非,李子孟仅仅只是属于她意识里的唯一存在吗?

那,岂不就是在说,李子孟就是被她用了二十年的幻想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人”吗?

不,绝不可能,这,根本不科学。

可是,除了这种目前貌似最为合理的解释以外,孟晓彤实在找不出来其他人都完全不记得李子孟的实证性原因。

每当入睡之前,她再次回想起与李子孟有关的种种记忆,这一晚,注定又会是一个孤枕无眠的漫漫长夜了。

拿起摆在床头桌上充着电的手机,重新翻看起了自己七年前在“帮你找找”app上发布的那条寻人启事。

帖子早已快沉水到底了,就连下面“盖楼”的最新评论,发布时间也都还是停留在三、四年前: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别找了,放弃吧!

——如果人还活着、如果他还记得你,早就回来找你了!

——傻丫头,偏执、幻觉都是病,得治!

——李子孟,你大侄女喊你回家吃饭!

——小叔叔不要你了,来大叔怀里抱抱!

——你一直记得李子孟,就像我还一直记得潘博文,一样!

——在梦里,就能找到他了!赶紧钻被窝儿,做梦去吧!

——给我手机转两万,我立刻告诉你,他在哪儿。

——他一直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而已!

……

可点击每个章节文尾的“红包”,领取红包碎片。

每天,每位书友最多可领取10个。

▽▽▽▽

作者已经完本的其他坑,还有:

短篇现言《小叔叔追妻记》,是孟晓彤和李子孟的今世之缘前传。

短篇玄幻《甲骨魂》、中短篇现言《坏女生》,也可以读一下吼。

也欢迎你收藏、加入书架。感谢ing,么么你~~~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