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皇甫翊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位亡者的木碑都已经被立好了。

只见,宇尽文正用剑尖在那块简陋粗糙木制的碑板上,镌刻下了两行字:

“思兄之墓,宇弟尽文。”

只不过,他的双手紧紧握着那块木碑、久久不想释怀。

最后,还是九小寒上前劝阻他,简简单单地道了一句:

“尽文大哥,是时候了!”

悟宇才依依不舍地面对着那座坟碑,重新整理好自己身上的衣衫,双膝跪倒在坟前,连磕了三个头。

再起身时,他的额头、眉心沾满了冰雪与泥土。

他,终于要在这最后一程,和自己此生最重要之人真正说上一声“走好,不送”了!

然而,悟宇心底里的话,却不是这四个字,而是:

你,等着我!

也不知何时,夜色当空,一轮明月,渐渐地显现了出来。

寒山密林之间,在墨黑底色的天幕上,那些争先恐后、炫耀自我光辉的星子们,也重新跟着皎白的月神,若隐若现地交相呼应了起来。

只不过,远远地,它们那些扑朔璀璨的斑点,似乎都只是那一轮玉盘金镜的装饰,而已。

可是,对于悟宇来说,往后的日子里,便是年复一年的“月圆人不全”。

他在身后“追赶”了悟思,已经三十年……

因而,此时,他希望,对方这一遭前往奈河桥的路上,千万别走得太快了。

他希望,对方可以趁此机会,回头看一看他、看一看他这三十年来对他所付出的真心……

倘若你始终一往无前,便永远不会直到,在你的背后,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是,一直有人在替你负重而行。

悟宇自己也很清楚,三师兄自然是许不了他什么三生三世、不离不弃、不忘不负的承诺。

即便,就算是要许,那么,三师兄也会许给大师兄悟争,绝不会是他悟宇的。

所以,他不想要别的,也知道,自己要不起别的。

他,也只是希望,下一世,下下一世,下下下一世,三师兄仍然可以让自己陪在他的身边,就足够了。

据说,通往地府大门的那条路,每个前往那里的游魂,走起来之时,有的人会长一些,有的人会短一些。

悟宇仅仅期待着,三师兄过去的时候,走得别太急了,慢一点,再慢一点,一定、一定要等等他,才好。

他,还要替他,去跟大师兄悟争好好告个别呢!

他,还要去替他,完成他尚未完成的任务呢!

似乎,唯有,死亡,才可以对抗、终结“天力”;

这天地之间,八荒六合三界七族境内,或许,也只有,死亡这个状态,才是对每一个生灵,最为公平的了吧。

▽▽▽▽

殓了容、挖了坑、葬了尸、刻了碑、哭了坟、叩了头、永了别……之后,已经折腾到了后半夜的丑时。

包括良子玉在内,三个人都有些心力憔悴、无力再赶路的疲惫之感。

“萍水相逢,竟能在荒郊野外,邂逅两位贤弟,并承蒙你们的帮助,吾兄才得以安葬,在下非常感激不尽!二位一定也累坏了,辛苦你们了!”

“客气了!尽文大哥!”

在九小寒看来,她一直生活了二十年的清心观,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

那山门一隔,判若鸿沟;门里的世界和门外的世界,却能够让一个人骤间变得迥然不同。

既然,九小寒,可以摇身一变,从“猎卫道人”无为子最痛爱的“小十三”弟子、一众师兄弟们最呵护的“清心观吉祥物”、妖物邪祟们最喜欢的“神女仙姑”,成为这个她自称是久居三石村、临街摆摊专治疑难杂症的医士少年“仇不暖”。

而,五师兄悟宇,也可以从清心观弟子们皆为崇拜爱戴、性格十分亲和憨实的“五哥”,变成了她眼前这位洛河城南域将领洪振英旗下的侍卫“宇尽文”,一身铠甲戎装的英武,又不失文质的儒雅与彬彬。

那么,十七师弟悟彦呢?

还有,大师兄悟争呢?

此前,身体尚且健硕、时常出山云游四海八荒的师父呢?

是不是,他们也都如此这般,一直拥有着九小寒始终都不知道的“特殊身份”,扮演着与清心观毫无瓜葛的另外一个人?

还是说,原本,那些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样子,反而是清心观里修道的弟子,才是他们要竭尽全力去完全掩饰、抹杀掉的身份呢?

一时之间,九小寒想不通透,她也不想去琢磨得那么彻底。

她怎会不知道呐,他们这些能够入得了清心观、成为无为子门下的人,光只是为了“活着”二字,就要付出比平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和磨砺……?

“看这夜色太深,天气严寒,山中雾气又越来越浓重。你们二人若是此时行走于山间僻径,恐是极不安全的。”

“嗯!”

九小寒和良子玉不约而同地都点了点头,他们顺着对方一边说着、一边警惕地看向四周黑漆漆一片的目光,望了过去。

虽然,九小寒拥有着夜视异能的灰眸蓝瞳,但是,此时,她并不想显露出自己的这一份异于常人之处。

因此,透过那一层层由近及远的黑暗,她什么都看不清楚。

顿时,从心底莫名地升腾起一阵阵隐隐的恐惧,她不想,良子玉再遇到什么意外的伤害;她也不想,在自己为师父寻医找药的途中,再生出什么节外之枝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