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甫一得知,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赶快离开汴梁,回到清河县老家。
由于眼下宋金大战的消息,尚且还没有从宫中完全散布出去。所以,汴梁城内的百姓们只是对于这些兵荒马乱的兵将们感觉非常好奇。
潘金莲等人第一反应就是如此。
却也不能完全说就是妇人之见,毕竟联金灭辽整个过程里,就连大宋的老百姓都看出了宋军的羸弱。
战事一旦爆发,岂不是立即生灵涂炭?
应伯爵因为腹中空空,所以就一直在吃饭。
一面模糊不清地说道:“你们先不要慌张,等我先把这口饭吃了,然后再作打算。”
便在这时,赵香珠从后厨里面走了出来。
快步来到应伯爵面前,看着他问道:“圣上当真已经决心决意要和金军大战一场?”
应伯爵一面吃着,一面点了点头。
赵香珠一拍桌子,说道:“早在联金灭辽之前,其实我多多少少都对今天有了一个大致的预感!”
“想当年,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圣上还在做端王,当时我在端王府中就屡次听说辽国人茹毛饮血,极尽凶残之能事!”
“后来,又冒出来了一个金国,好家伙,可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大宋始终也没有对付过辽国,然而金国比辽国还要更加野蛮、更加凶残……”
她话还没有说完,应伯爵抬起头来摆摆手说道:“其实圣上一开始只是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想看看他们对于此事的想法究竟是怎样的。”
“身在右文殿里面的大臣们,有一大半的人,都是主张讲和。”
“到头来还是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圣上说了一番利害之处,这才有了今日汴梁城中大街小巷兵荒马乱的将士们的情景出现。”
赵香珠恍然大悟,说道:“那便是了,按我来看,圣上身边的那些宠臣们多半应当主张讲和才对,当然了,嘿嘿!往往是讲和不成,必将求和。”
“反正这种事情数百年以来屡见不鲜,奴家记得老人们曾经讲起过,当年仁宗朝时,辽国大将一旦南下,还没有怎么样呢,朝廷便开始去求和。”
便在这时,潘金莲“噗通”一声跌坐在座椅之上。
看着应伯爵紧张兮兮地问道:“今夜便回清河县,好吗?”
应伯爵摇摇头,说道:“首先,于情于理,不应该选择在这个时候走。”
“倘若我今时今日没有被圣上任命为正四品的给事中,要走也便走了,毕竟我要不要留在汴梁城,全看在我和圣上之间的私人交情而已。”
“再者,约莫一、两个时辰之后,朝廷里面便会发下达死命令,朝中大臣一个都不许出汴梁。”
话音刚落,金莲、春梅、瓶儿都是心中一震。
她们也想要乐观一些地看待这件事情,但是现实着实是无法令她们乐观不起来。
区区平民之家尚且都是如此,赵氏皇族上上下下,此时也已乱作一团。
戌牌时分,康王府。
前几日,刚刚完成成人典礼的康王赵构此时坐在书房里,身旁坐着的女人是与他新婚不久的康王妃邢秉懿。
康王妃刑氏看着赵构愈发激动起来,当真不得其解,便柔声问道:“王爷,究竟何事令您如此激动?”
赵构绷直了右掌,一掌狠狠拍在桌子上面。
随即拍案而起,遥望窗外明月,振奋地道:“金军南下进攻我大宋,看来,我赵构的出头之日终于是到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