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左手大拇指以及食指、中指,紧紧掐着一片胡须。
兀自咬牙切齿道:“莫非莲教当真神通了得,我堂堂大宋军将,里外里将汴梁城内翻了个底朝天,愣是瞧不到莲教教众的半个人影!”
“当真办事不利,你吩咐下去,赶紧从府上调集三十八人,给我出去好好的搜!”那随从连忙应了一声,快步跑了出去。
童贯越想越气,怔在原地愣了良久,这才逐渐回过神来。
口中念念有词着:“李清秋,李清秋……”
这莲教的教主李清秋,当年在莲教最鼎盛之时,就仿佛是莲教的一个重要符号。
江湖之中盛传:人活在世未见李清秋,踏破红尘千岁万岁也徒然。
且不说其他,单凭这句话,便足能说明莲教教主李清秋在江湖的地位。
世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莲教是大宋境内的一支反动组织。
多年以来,始终都以推翻赵氏皇族江山为立教根本。
莲教既是如此,教主李清秋又得此盛名,足以可见,天下人对赵氏皇族的这个政权心中怒海之翻腾。
此时,距离莲教突然在汴梁城内做下暗杀朝廷命官几件大案,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一夜。
汴梁城内的百姓们都在私底下嚷嚷着:大宋要变天了,莲教的教主李清秋重出江湖了。
另有不少人生郁郁不得志者,更是蓄意大肆宣扬此事。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下至七、八岁的幼童,几乎是全部都对那句莲教教主李清秋的盛赞,牢记在心。
“人活在世未见李清秋,踏破红尘千岁万岁也徒然。”
但李清秋此人究竟是何许人也,是男是女。
以及长成什么模样,身形高矮胖瘦,世人皆是不知。
一日一夜的时间,弹指间便过去。
汴梁城内的官员们,就连莲教的半点线索也没有调查出来。
莲教的教众竟如同隐身了一般,无声无息。
当真是苦死了汴梁城内的官员们!
如此这般,一连两日无话。
时间一路来到赵构与应伯爵,在康王府相见的第三日。
一大清早,赵构便率众直接赶至童贯府邸。
赵构和韩世忠以及岳飞三人,骑跨在战马上,望着紧紧关闭着的府邸大门。
赵构冲着站在门口的童贯贴身随从,开门见山道:“本王奉命前来捉拿乱臣贼子童贯,你等速速将门打开!”
童贯的贴身随从眼见此情此景,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冷汗自头顶簌簌而下,怔怔地望着骑跨在战马上的赵构,瞠目结舌道:“王……王爷,究竟所谓何事,何以如此?”
赵构根本就懒得和童贯府上的人废话,当即便令手底下的卫兵们将童贯府邸的大门冲撞开来。
大门甫一被卫兵们撞开,赵构便看到院内,童贯府上的士兵们盔甲穿戴整齐,站在原地严阵以待。
一个个的手持钢刀、长枪。
童贯则是一身青衣,站在正当中。
童贯双手背在身后,不慌不忙的朝着赵构微笑问道:“康王,您这究竟是何意啊?”
“奉命?本官倒想要问问了,您却又是奉谁的命?”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