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轮流监国
这可是御史之首。
他的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朱元璋反问道:“难道立晋王或者燕王,尔等就服了吗?”
被朱元璋这样一问,而且他的话里明显唉带着几分火气,陈宁不敢再说话了。
他只能用眼神示意胡惟庸,自己已经尽力。
胡惟庸又对答道:“皇上立谁,臣等自会服气。”
“那朕若是要立秦王呢?”朱元璋直接问,还看向一边,说道:“韩国公,你来说说看。”
“回皇上,老臣年事已高,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事……还请皇上和各位大臣们一起商议吧!”李善长一听,吓得冷汗都出来了。
他都六七十岁了,半截身子都埋进了黄土里,已经告老致仕,自然不想到了晚年,还卷进这样的争斗之中。
所以,李善长直接打起了太极,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任何意见。
眼见朱元璋和胡惟庸这些大臣们,开始争执了,朱樉便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也不服左丞相之言,他说儿臣有损威德,说实话儿臣并不自知……不如这样,眼下朝堂之上有颇多弊端,父皇可暂时不立太子,然后命燕王、晋王以及儿臣,轮流回京监国,最后谁监国之时做得最好,便立谁为太子,如何?”
朱樉开始托出了他自己的计划。
倒不是朱樉喜欢作妖。
而是胡惟庸这些朝臣,和他不对付。
朱樉也是无奈,自己在朝堂上的根基太浅薄了,几乎等于是没有。
这些朝臣,能支持他才怪!
而东宫之主,又是国本,国家大事,朝堂也有权力发表意见。
虽然无论如何,最后都是皇帝做主,但是朝堂上给的阻力,也是能让皇帝们都十分为难的。
强势如朱元璋,这时候不也被逼得和胡惟庸等人争论起来了?
所以,朱樉干脆,省得麻烦。
他搞出这一手来,三个人轮流坐庄,到最后看谁最优秀。
当然,朱樉还有私心。
他的私心,就是岭南之地。
整个岭南,目前就发展了番禺府和惠州府。
还有许多州府,都没发展呢!
整个岭南,也不是铁板一块。
朱樉还需要一些的时间,继续留在岭南这边经营。
只有岭南这个大后方稳定了,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朱樉将来也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援整个大明的建设!
到时候,他回到京城监国,就有足够的资本,去大展拳脚了!
“轮流监国……”
朱元璋眼神一亮,笑道:“如此,倒是开前所未有之先河了,倒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朕可得和大臣们好好商议商议!”
皇子轮流监国,来决定太子的归属。
这种事情,确实是史无前例的。
朱元璋表示要考虑考虑。
不过,朱樉却皱起了眉头。
和这些大臣们商议,能商议出什么好结果来?
看样子,该的钱还是得了!
他打算不说话了。
等晚些时候,再去找朱元璋,好好的说道说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