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胡惟庸的想法
顺带着,也对朱樉这个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连胡惟庸都感慨:“此等奇淫巧技,天下无双!”不过,能让胡惟庸发出这种感慨的,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为他如果不作妖,那他就不是胡惟庸了。
果然,当天晚上,胡惟庸就上奏朱元璋,表示像岭南的这些科技,特别是电力这个方面,应该让秦王在大明朝更多的地方普及。
其中首先要普及的,就是金陵城。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啊!
金陵城,可是天子居所。
百官所在的中枢。
像是电力这种好东西,难道不应该先给皇上享用吗?
按照古人的道理,似乎这番话完全没毛病。
可朱樉就不喜欢被这样架上去。
凭什么呀?
他自己的发明,想在哪儿使用本来就是他的自由。
更何况,胡惟庸的这种道德绑架,着实让人恶心。
他还表示,朝廷应该派人过来,让秦王免费教导这方面的技术……
不得不说,不愧是胡惟庸。
连这样的好事,都能想得到。
毫无疑问的,朱樉直接就拒绝了。
理由也很正常。
这些技术,可不是光教就能学会的。
而且,任何一个地方的基建,总得有一个过程。
更何况,朱樉明白胡惟庸的心思。
他想派人来学这些技术,不就是将来建设发电厂,然后给他自己谋利嘛!
公器私用。
胡惟庸,可是有这个胆子的。
朱樉怎么可能如他的意呢?
断然拒绝。
不过,朱元璋也找到朱樉,表示金陵城确实可以建设一下。
你这个做儿子的,也不希望你老子住的地方没有电,生活不好吧?
当然,这番话,是父子俩私下里谈的。
“父皇请放心,金陵城将来肯定也要建设,但不是现在。”朱樉回应道:“最起码,也要等轮到儿臣监国,父皇觉得呢?”
倒是有些道理。
朱元璋沉声道:“等到你监国,那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父皇难道有信心,儿臣那两个弟弟,能监国数年不成?”朱樉乐了,劝慰道:“请父皇放心,眼下铁路已经要修到金陵了,将来这边的高新科技,也会逐步北移,父皇迟早都能享受到的!”
“嗯,这样才对。”朱元璋点点头。
朱樉突然问道:“父皇,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去?”
朱元璋眉毛一挑,问道:“怎么,你这是赶朕走?”
“不敢。”
朱樉笑道:“就是觉得,父皇应该坐镇京师,不可离开太久,若父皇打算回去,尽管和儿臣说一声,儿臣派船,两三日便能送父皇回京城了。”
“两三日……”
朱元璋说道:“朕早便听说你的那个蒸汽船速度极快,倒是从来没坐过……行吧,朕后天便动身回京,你去安排!”
……
ps:烧到39度5了,这一章都写写停停写了好久,而且状态也不对,但是无奈,不想断更,抱歉了,大家将就看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