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找一个秦王代言人!
跌得多严重呢?
一贯大明宝钞,现在只能兑换四钱银子。
价格直接被腰斩了!
别以为宝钞跌价,对于朝廷没有任何问题。
要知道,朝廷每个月都有许多等待结算的支出。
打个比方,大明宝钞升值的时候,一个月的支出两百万贯算是差不多了,可是现在却要支出四百万贯了!
这要怎么办?
难道说,去印宝钞吗?
不能再印了!
越印,越不值钱。
朱元璋已经收到这方面的教训了。
那么,自然就让朱棡这个监国皇子,以及胡惟庸这个丞相,去想办法稳定市场。
结果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现在一贯大明宝钞,只能值两钱银子。
再跌的,恐怕连一钱银子都不值,只有几十文的价值了。
到时候朝廷一个月,要支出上千万大明宝钞!
这么多钱,去哪儿弄呢?
另外,市场上也又开始,恢复了以货易货……
对此朱元璋大发雷霆,找来了朱棡和胡惟庸臭骂了一顿:“你们为何还无动于衷?你们这是想朕的大明宝钞直接变成老百姓家里的厕纸吗?”
朱棡和胡惟庸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胡惟庸还有点才能,他提出了几项措施:“皇上、殿下,当务之急,是赶紧勒令商贩们稳定宝钞价格,许诺他们一些好处,比如说减少商税,要靠他们把市场重新稳定下来,才能让大明宝钞不至于继续下跌了。”
“什么?减税?”
朱元璋立马不同意。
开什么玩笑?
大明的税,已经够低了。
堪称是历朝历代最低的税收,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四十取一!
这是什么概念呢?
想想春秋战国,那时候税收约莫是五取一,也就是五分之一的收成要交给朝廷。
秦朝是最狠的,三分之二的收成要交给国库。
明朝这边,最低是四十分之一的收入交税了。
这么低的税,朝廷要怎么活呢?
但这是朱元璋定下的。
意在让全国都休养生息。
皇上定下的,能改吗?
这可是,朱家能坐稳天下皇位的根基啊!
肯定不能改。
既然不能改,那么就只能在那些商贩们的身上,多收取一些了。
现在胡惟庸居然提议,改革商税……
得!
你干脆让朝廷别过算了!
“朕不同意,你们另外去想办法!”
朱元璋沉声道:“晋王,你如果想不出办法来,那就回你的封地去吧,这监国皇子,也不是你能做的!老四不行,你这个老三更不行!”
朱棡直接就无语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大冤种!
本来兴高采烈地回到京师,是来当监国皇子,向着太子之位发起冲击的。
结果,现在却成了背锅侠?
可是他也无奈。
想想燕王吧!
燕王坐镇燕地,为了防范北元,燕地可是兵强马壮的,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兵强马壮,又不是他燕王的兵马。
就算是他的,也没用。
兵马再多,就能防止大明宝钞跌价了?
怎么可能!
于是,朱棡在家里憋了两三天,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躺平了,找来一些歌姬就在家中饮酒作乐……
到了这里,朱棡这位晋王的监国之路,也算是要走到头了。
然后,朱元璋就如朱樉所料的,开始选派一个人,打算去让朱樉出山。
朱元璋找的不是别人,依旧是朱樉的老熟人了。
汤和!
朱元璋对他说道:“你,明日就做火车,去一趟番禺府告诉老二,让他准备进京吧!晋王……朕打算,明日上朝,便废了他监国皇子之位,让他回封地去了。告诉老二,这一回朕不管他什么理由,总之绝对不能不回来。要不然,他就永远别回来了!”
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父呢?
朱元璋这显然是担心朱樉又不肯回去啊!
所以朱元璋,还特意和汤和交待了这番话的。
如果这一次朱樉再不回去……
那么,他朱元璋,心里会十分失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