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老家
“你们说得是张铁牛家吧。”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的大爷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搭话道。
“对,是张铁牛家。大爷您知道他家的情况吗?”师傅弯下身子问道。
“老张家的人早就搬走了,剩下的老房子已经很长时间没人住了。”大爷拿起烟斗吸了口烟说道。
“您知道他们搬哪去了吗?”师傅问。
“嘿,得小四十年前的事儿了,早就记不得了。”大爷有些答非所问。
“张铁牛的儿子您认识吗?您帮我看看是他吗?”师傅将照片递给大爷问道。
“这我哪能看得出来啊。铁牛搬走的时候,娃娃才一丁点大,还让他妈抱着呢。”
虽然这样说着,老人还是接过了师傅手中的照片。
他端详了半天,才吸着牙说道:“这娃这模样长得跟铁牛年轻时候很像,应该是他的孩子。”
大爷的回答让他们很失望。他们大老远地找到这里来,不可能只想得到这么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大爷,村里像您这样的老住户还有吗?尤其是跟张铁牛家交好的,左邻右舍的。”师傅换了个方向询问。
“秀兰家就挨着张家的老房子住。那个老婶子人很好,你们去跟她问问吧。”说完大爷又有滋有味地吸起了烟斗。
师傅这边刚道完谢,村委会那边就过来一位年轻的干部。之前的询问他们没帮上忙,这次说什么也要亲自带路,领他们去秀兰家。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他们大约又走了20多分钟,这里已经是村庄的最西端了。依山的几处房子有些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石头垒成的院墙早已倒塌,低矮的石头房子裂开了几道缝隙,宽的地方能塞进成年人的拳头。
旧式的窗框布满黑癍,发黄的窗纸没有一块是好的。仅有那扇木门看起来还算硬朗,风吹过门把手上的铁锁时不时地发出铛铛的响声。
“这应该就是您找得找张鑫家。”村干部指着门框上崭新的门牌号说道。
“张秀兰家就是上坝的这户。”
顺着他的目光向上,一栋普通的红砖房映入眼帘。
这房子应该也有些年头了,只不过跟下面的张鑫家比起来显得好了不少。
张秀兰个子不高,身体很胖,由于腿疾的缘故,她已很少出来走动。
今天村干部带着两名刑警来找她,让她很兴奋。许是久未与人交谈的缘故,她的话很多,三言两语便讲起了村子以前的繁荣……
说起往事,老人谈性很足。师傅搬个小板凳坐在老人身前,专注地听老人讲古,是个非常好的听众。
好在老人的话题没有延展很多,在感慨完以前村子的繁荣后,便讲起了张铁牛一家。
“那个时候穷啊。几口人就指着那点地活着,赶上灾年吃不饱穿不暖,好容易遇到个丰收年,粮食又便宜,那些二道贩子把价格一压,比灾年也好不到哪里去。”
“铁牛的爹没的那年也是这样的大雪天。他的丧事还是我们街坊四邻帮着操办的。他爹这一走,他对这块地方彻底没了念想,转过年开春就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打工了。”
“他们家的孩子是叫张鑫吗?”师傅问。
“大名我不知道,小名叫石头。”老人说道。
“他们家有几个孩子?”
“他们搬走的时候就那一个孩子。”老人的话让师傅和李木子有些失望。
“张铁牛有兄弟姐妹吗?”
王强和张鑫长得如此相像,师傅怀疑他们有血缘关系。
“没有……老张家就铁牛那一根独苗苗。”老人很肯定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