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上学篇3
第188章 上学篇3
时间不紧不慢,学习如火如荼,下半年的第一次月考终于要开始了。
同样是在县城考试,这也是他们来昌县新县令上任后,办理的第一件事,互不了解,各个书院不管学子还是先生,心情都是忐忑不安的。
唯有山上私塾的师生老神在在,架势十足。
上个学期考核的时候,他们十几个人挤着一辆落魄的牛车,现在、两两共乘一骑,威风凛凛的出现在考场,令路人纷纷侧目。
这里明明是文考,他们却拿出了武考的气魄,哼,那么小的孩子也不怕从马上摔下来,折了手看你们还怎么考,尽知道耍威风。
若是别人,其他学子老早就嘲笑起来了,可你们看看那姜长安和李书深,看上去深沉不已,肚子里不知道又装进去多少墨水。
上期考核被吊打的情景历历在目,他们死活搞不过一个小傻子,还读个屁的书,不知道令多少人自闭起来。
山上私塾的学子,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这令考场外的紧张气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月考是辰时开始,恐发生意外,姜长安他们提前半个时辰就来到了考场外面。
但别人比他们更早,此时考场门外已经人山人海,多田镇上的江家私塾和镇学的人都到了。
姜长安看到了自家大哥和大堂哥,两人天不亮就起床,起骑马到了镇上,然后和自己学堂里的考生一起坐马车来的。
月考很重要,江家私塾的父子俩都来了,看到宋夫子到后,不禁跑来跟他们打招呼。
“你们怎么骑马来了?”江老秀才跟宋夫子熟,问题也不客气。
要知道,每个考生都是宝贝疙瘩,这骑马要是惊马,那后果不堪设想,宋夫子还是一样的乱来。
“我们路程离着远,骑马快一些,免的迟到了。”不说这些马匹是百鬼卫早就训好的,而且孩子们的马术早就娴熟了。
此次月考,是为以后的县、府、院三级考试做准备,统称‘童生试’,所以只考,诗赋、帖经、墨义;下次月考就考大经、兼经、论、策。
当然,自女皇时期起,明算也是一项特别重要考试项目。
获取生员资格后,再往上考乡试,还要考六礼,其中就包含了骑射御。
乡试后的会试还要考八股.
所以学子是一定要学会骑马的,只是亲自骑马到考场的学生还是少之又少,谁也不敢担这个风险,万一被对手恶搞,学子受了伤,那还怎么考试?可就得不偿失了。
宋夫子这个人啊,还是太乱来了些,还有种拔苗助长的感觉,那些孩子才十来岁啊,姜长安和李书深才七八岁?这样小的年纪就来集体月考,这可是要记录成绩的喂。
可不是自己私塾的月考,报名还不用交钱。
很多私塾的学子,最低都要十五岁左右才来考核,也不至于砸了自家书院的招牌。
不过话说回来,姜长安的大哥和大堂哥其他也只有十一二岁,江家私塾和镇学之所以让他们来月考,一是因为他们进步神速,底子打的不错;二来也是家长的要求。
他们只等到考到秀才后,要去府城读书。
难道说,山上私塾的学子都是这样的?这就恐怖了,八个学子,最大的只有十三岁,不会都做好了秀才试的准备吧?
有疑惑就问,江老秀才跟宋夫子谈论起了教学方法,宋夫子也不吝啬,将自己的课程安排都说的清清楚楚的。
侍卫将马牵去存放后,没过多久,考场的大门咿呀被打开,捕快鱼贯而出护卫在两旁,随即众人就看到新上任的县令从中走来。
穿着一身朱红的官服,精神烁烁,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
这,看上去有些不妙的样子,这么年轻就当了官,手段不定怎么强悍呢,不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么。
县令大人只是露了个脸,看着门外乌泱泱的学子,事情都是手底下的人在办。
第一关就是排队入场的检查,男左女右,异常严格,只准带月考的资格证书,其他一律不准带。
单单是检查就因各种微不足道的原因,踢掉了一些人,毫不留情,铁面无私,惹的一众学子紧张不已。
而姜长安这边,几个人还在背书,有种临时抱佛脚的感觉,却是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李三和的爹给他们算过,吉卦,那肯定能考的好。
运气有了,不得加上一些实力么,于是几人背背背。
终于轮到他们书院检查,八个人纷纷朝宋夫子挥手,“先生,我们进去咯。”有种迫不及待的样子。
年纪偏小的他们,无疑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连新县令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但却是皱眉的。
这么小就想去考秀才?急功近利,如果他们不在意报名费,官府是不会多加阻拦的。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八岁左右的女学子,女学生参加月考的本来就少,更何况这样小年纪的,简直儿戏。
新县令特地拿姜长安的名帖看了看,果然、只有八岁,“姜长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貌似哪里听说过?
姜长安拱了拱手,并未多言,她很快就接受了检查,女生只有十来人考核,没一会就轮到了她,所以十分顺利的进入了考场。
考场内的座位并没有用屏风隔开,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彼此的字迹都看不清。
男女也没有分开考,反正内容都一样,按着编号找到位置就行。
其他都还好,令姜长安忧伤的是,临近中午了,而他们没有饭吃。
考试三个时辰,少吃一餐还真不会怎么样,但肯定会饿肚子就是了。
这种不合理的时间安排,据说是官府故意而为,中间考官还会当场用餐,以食物的香气去干扰学生的神经,微微设了一个小障碍。
比较合理的地方是,一共六套卷子,一次性下发,做完交卷就能提前离开。
姜长安只想快点考完回去干饭,待梆声一响,立刻拿起卷子,一张张的预览起来,做到心里有数后,才开始作答。
计算、填空、背诵、作诗,压根难不倒姜长安,只是毛笔的运用还是耽搁了她不少时间。
知道自己的缺点,姜长安特别训练过毛笔,如今的字迹欠缺了一些笔风,却也干净整齐,整齐到像是特地衡量过的一般,整个卷面让人看着很舒服。
一个时辰后,考官刚用完饭,姜长安这边也考完了,而在她等待墨干的功夫,李书深的卷子已经可以封卷起来,他只是特地等姜长安。
两人同时交卷,惹的新县令有些不悦,这两孩子,果然是混进来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