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从山匪寨子里拿的,当初跟着男人们去寨子里收缴战利品的队伍,魏小满就在那几个妇女中,她去了后着重翻找厨房里的各种调料,还真被她找到不少。

今天按劳分配,魏小满跟许老二商量好,用一部分功劳换了这些调料,正好用上。

几粒椒、切好的几片生姜、肉桂、葱段下锅,配着滚烫热油,一股强势的香味爆发开来。

刚刚的煸炒兔肉气味与它相比,也变得苍白无力,这种爆炒葱姜的香味,混合着肉香的热油,带给人无与伦比的味觉享受。

尤其对于这群吃了许多天干饼子泡水的人来说,显得尤为致命。

白雾缭绕,沿着头顶空气蔓延,吸引了许多正在忙活晚饭的人家,投来了羡慕的视线,手中动作不由得加快。

快!趁着这股味道下饭,能多吃半个饼子!

魏小满无暇顾及他人,见调料炒的差不多,她将焦黄的兔肉倒入锅中,放入几勺酱油,手里犹豫几秒,又从一个小小的瓶子里拿出两块微褐色的块,以及几滴米酒。

感谢那位被山匪打劫的大老爷!

魏小满心中默念,单凭许家可凑不齐这些调料和酒,还都是那个为逃荒众人贡献了一匹骡子一匹马的大老爷,提供了这些东西。

段氏和大丫极为默契地往火堆里加柴,保持好温度。

魏小满握着一把木铲,翻炒锅中兔肉,强势的香味被兔肉的醇厚中和,配合着酱油的调色,块的温润,米酒的清香,最后混合成另一种纂取人所有感官的味道。

口中唾液分泌,仿佛那棕色的兔肉已然跃入口中,一口咬下,鲜嫩的兔肉配合着调料的香味,在舌尖上跳跃,上演一场爆炸的艺术,让人来不及细嚼,便急切地几乎连舌头一同吞下,渴求更多。

“好了!”

魏小满找了个白净大瓷盘,将铁锅内的兔肉倒进去。

一转眼,便看见身边几个小孩子,大孩子全都眼睛不眨地盯着自己手里的盘子。

心中带着几分好笑和开心,魏小满找个了纱罩子倒扣盖上,故作严肃道。

“要等人到齐了才能吃哦!”

“我们继续,还有烤兔子和野菜汤!”

今天试水推啦,中午还有一章,求追读收藏打赏~

一些小科普:

1.椒

最初是作为香料,应用于祭祀、敬神等场合,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

宫中亦以椒和泥涂壁,作为后妃居所。取“椒蓼之实,繁衍盈升”之意。

将椒用作调料,始于三国时期。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多次将椒与姜并提,如“椒脯腊”。

唐宋开始,出现椒作味烹菜的详细文字记载。唐诗中也不乏大量含“椒”的诗句。大约与当时推崇羊肉的饮食偏好有关。

椒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味,是在清代后期。

2.生姜。

生姜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传说神农尝百草,误食毒蘑菇,幸得身旁的尖叶草救回自己一命。因神农姓姜,故将其取名为“生姜”。

论语:“不撤姜食,不多食。”可见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姜已经被用作食材。

3.肉桂。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将肉桂食用的记载。

《庄子》:“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肉桂还可以入药。

《神农本草经》:“(肉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

在调味方面,肉桂常常与生姜组合。

4.葱。

原产于中国,也是五蔬之一。有关葱的记载自先秦就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