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点头表示赞同,道:“嗯,有理,过了这一劫,我们也给天上的神仙们提提意见,净整这些听着都假的事情,不行就让这些童子坐骑下界修行一世,见见人间疾苦,不要张口就来。”
八戒直接竖起大拇指:“沙师弟,好想法,下次上天宫,我们就找玉帝说道说道。”
然后,三藏让八戒将人救下。若是原来的三藏,定是会将人救下,即便知道这人是妖怪所变,或许很显愚笨,却也是真的良善,或者说,真圣母,甚至有过之。半空中,悟空看到三藏顶上祥云为黑气所罩,自是知道自家师父这是又遇到妖怪了。不多时,祥云光芒四射,黑气无所遁形,化作小小的一团,瑟瑟发抖。
见状,悟空也是放心许多,寻了地方,化了斋饭。
回来后,分了些吃的给那女子。众人歇息过后,没有过多交谈,继续前行。
傍晚时分,见到一座楼台殿阁,三藏要在此借宿。
进步上前,只见那门东倒西歪,零零落落。三藏也是不免心中感慨,在此之际,一道侍奉香火的道人来此,接引三藏入寺。
直至三层门里看去,与外面大相径庭。“青砖砌就彩云墙,绿瓦盖成琉璃殿。黄金装圣像,白玉造阶台。大雄殿上舞青光,毗罗阁下生锐气。文殊殿,结采飞云;轮藏堂,描堆翠。三檐顶上宝瓶尖,五福楼中平绣盖。千株翠竹摇禅榻,万种青松映佛门。碧云宫里放金光,紫雾丛中飘瑞霭。朝闻四野香风远,暮听山高画鼓鸣。应有朝阳补破衲,岂无对月了残经?又只见半壁灯光明后院,一行香雾照中庭。”
三藏问何故,道人解释说山中多妖邪强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这里藏身,佛像被推倒,木植做火柴,寺内僧人软弱,不敢吱声,所以把前面破房都舍给强人安歇,又找了些施主,在后面盖一寺院,清混各一。
还说这就是西方寺院的风格。
对此,三藏心生感慨:想是大唐境内,寺院之中也是藏污纳垢,只是碍于门面皆藏于暗处,这可倒好,光明正大,也不知是离经叛道,还是光明磊落。
行进之时,看到山门上五个大字,镇海禅林寺。刚进门就看到一喇嘛僧,与寻常和尚一般,不信三藏可以从大唐至此,无奈,三藏只得解释说自己有三个徒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我弟子,所以到得上刹。
而后喇嘛僧让人把悟空三人请进,还有那解救的女子。
和往常一般,寺内小和尚被悟空三人的长相吓坏了,又是三藏出来解释一番。
斋供之后,三藏又见了喇嘛僧,问西去之路,喇嘛僧正好有事问三藏,原来三藏师徒好安排,那女子不知安置何处。
三藏解释说他们师徒并无邪意,女子是之前在黑松解救,随院主安排。
喇嘛僧将其安排在天王殿内,天王塑像身后。
第二天,天明,悟空请师父走路,不曾想三藏此时头悬眼胀,浑身皮骨皆疼,八戒伸手去摸,身上有些发热。这般坐起不得,更是不能上马,只得在此多歇几日。
又过两日,三藏病疴不见好转,起身问悟空之前所救女子如何,悟空老实道:“老实念经,未曾逾矩。”
八戒却道:“师父,你都这般了,还挂念人家姑娘,要我说,我们趁早商量,先卖了马,典了行囊,买棺木送终散火。”
悟空拍了八戒脑袋一下,道:“呆子莫胡说,你不知道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
八戒道:“哥啊,师父既是轻慢佛法,贬回东土,在是非海内,口舌场中,托化做人身,发愿往西天拜佛求经,若非师兄手段强势,诸神佛愿助怕不是要遭多少病苦,怎么又叫他害病?”
悟空道:“你那里晓得,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躧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八戒惊道:“像老猪吃东西泼泼撒撒的,也不知道要害多少年的病!”
行者道:“兄弟,佛不与你众生为念。你又不知,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父只今日一日,明日就好了。”
此时三藏又觉口渴,悟空去饭堂要了凉水,伺候三藏吃下后,顿觉病去一半。而后又要了些吃食,吃罢,三藏问悟空住了几日了,悟空说三整日。
既是病除,也该继续上路了。
这一段也该有个了解了。
于是三藏让悟空叫来那女子,他有话要说。
等悟空将女子带到,三藏让仨徒弟出去。八戒一脸坏笑着说:“师父这是动了心了。”
悟空照例给了他一下,道:“你这呆子,师父不似你这憨货,重色轻生,见利忘义,不识好歹,被人哄了做上门女婿,最后被绑在树上。”
八戒自讨没趣,和沙僧一同出去候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