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两位老人的沉思
三圣村,缘来居。
今天的太阳不错,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郑洁很是难得的并没有打理他的小菜园,而是搬了一张凳子坐在小菜园的旁边。
在凳子旁边还有一张小茶几,茶几上放着一杯茶,茶水已经有些凉了。
在茶水的旁边, 还依次摆放着三本杂志,《笑江湖》、《巨匠》、《武侠公报》。
三本杂志的边角均是微微往上翻,显然是已经有人翻阅过了。
“《英雄泪》、《苦情》,嗯,不错。弯月与倪哥两人,单就创作天赋而言, 果然是不错的,只要有人能够将束缚着他们的牢笼, 打开一丝缝隙, 他们就能够迅速的突破自身。”
郑洁在心中,对于弯月与倪哥两人在创作上的天赋,给于了很高的评价。
随即,郑洁又想到了《连城诀》,这一想就想了好久,连茶水凉了都没有察觉。
郑洁,这个充满智慧的老人,他在前三章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显然比那些年轻的武侠迷们要多得多。
虽然他也感到压抑,感到胸闷,但在这压抑、胸闷的背后,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 这部作品的这种悲情的气氛, 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而且,还会越来越浓。
人性的各种弱点,或许都会在这部作品里被一一揭露。
人性的复杂, 也会一步步彰显。
那小子不过才25岁, 竟然能够写出这样深刻的作品,而且还是一部武侠小说。
郑洁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李凡,最后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
“连城诀连城诀”郑洁念叨了两句,伸手端过茶几上的茶水喝了一口,这才发现,茶水已经彻底的凉了。
……
香江,某居住小区。
与郑洁一样,梁生坐在阳台上,身旁的茶几上同样放着一杯茶水,三本杂志。
这一杯茶水,也同样有些凉了。
弯月与倪哥两人的新作品,梁生同样给于了很高的评价,也很欣慰。
在有人为他们打开束缚的牢笼后,他们终于突破了瓶颈,而且在将来,应该还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除此之外,应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武侠作者突破自我,创作出越来越多的精彩武侠,让武侠的世界真正的欣欣向荣,星光璀璨。
梁生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而古庸,梁生无奈的摇了摇头,与郑洁一样,他也想不到应该如何去评价古庸。
听老郑说,古庸只有25岁,25岁啊!
天才?鬼才?超越天才的天才?
或许人类应该发明一个比“天才”更加让人惊叹的词语了。
梁生显然也如同郑洁一样,通过《连城诀》的前三章,看得到了许多别人暂时还没有看到,又或者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
整部《连城诀》作品,或许将通过一名乡下纯朴少年狄云,深陷误解与挣扎的成长历程,为我们展现极丑与极美这两种人性的对立,以及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的极度丑恶和精神突围,从而影射出人性的弱点,和整个人类社会看似深藏不露的生存本质。
当然,这只是梁生一种敏锐的直觉,当《连城诀》连载完成的时候,或者是这样,又或者不是这样。
只看前三章,并不能完全的判断。
不过,梁生相信自己的直觉。
也正因为如此,梁生才会对只有25岁的古庸,找不出可以形容的形容词。
当然,这也更让梁生对古庸充满了兴趣,双眼都在放光,就好像古庸是一块诱人的千年璞玉一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