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成蟜的确没有任何必要造反,秦国历来有让宗室子弟从军担任将帅的习俗,从而保证王权的稳固。
而能被选中作为这个人选,必然说明这位宗室子弟极其受彼时的秦王的信任和重视,嬴政若是与成蟜不睦,何必给成蟜统兵立功的机会?
就像是有人在暗中谋划以成蟜的名义造反,结果被人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不得已临时起事似的。
原本历史上的这个人的身份是未知数,但如今这个人的人选……也只有樊於期了。
深夜,易水大营
除了巡营士卒和哨兵以外,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秦燕两军和谐的一幕似乎让秦军也失去了警惕之心,甚至没有觉察到悄然渡过易水的燕军。
易水西畔,樊於期带着一众将校接应着渡河的燕军,直到燕军渡过易水,樊於期才终于松了口气。
即便此刻秦军有所觉察,他麾下三万大军加上十五万燕军,再不济也能保他平安。
至于他为何能调度那三万秦军先锋军,也是这些时日樊於期对部下光是恩德,同时遣心腹暗中在军中传播嬴政是赵姬与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说嬴政得位不正。
再者,先锋军的军官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秦国的老牌贵族孟西白三族子弟,没落的三族与同样作为老秦贵族之一且不受重用的樊氏与孟西白三族的子弟有着共同的遭遇,聊得很投机,彼此互诉怀才不遇之情。
对军官的笼络加上基层士卒对嬴政这个秦王的逐渐不认可,使得樊於期在数月间竟然掌控了这支先锋军。
原先樊於期都觉得对于先锋军的掌控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当燕军真的成功渡河了,樊於期也打消了这些怀疑。
兵半渡而击之!
秦军再如何埋伏,都不如当燕军渡河之际发起偷袭,再绕后偷袭,前后夹击之下,燕军必然损失惨重。
而渡河之后,便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根本没有任何有利的山势丘陵让秦军设伏,若是在草丛中埋伏,效果却又远不如半渡而击。
秦军有着如此多的名将,又岂会做出这等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情?
“樊将军,此番破秦,劳苦功高莫过于将军也!”
燕丹向着樊於期拱手行礼,随后想要握住樊於期的手嘘寒问暖一番。
燕国缺乏名将是公认的事实,所以燕丹也想拉拢樊於期,哪怕这是秦国弃之不用多年的名将。
可燕丹的热脸却贴了樊於期的冷屁股,樊於期本就瞧不上燕国和燕丹,尤其是在大局未定,燕军刚刚渡河的情况下,谁有心思和你嘘寒问暖。
樊於期双手握紧长矛,一脸肃穆看向晏懿,鄙夷之色昭然若揭,就差没说燕丹不知兵,你再不济也是有过不少军功的将军,任由燕丹这个白痴在这耽误时间?
“咳,太子殿下,我们尚未完全得手,待秦军大败后再为樊将军庆功不迟。”
晏懿倒是会察言观色,主动站了出来圆场。
燕丹瞥了一眼那一副对他鄙夷不屑模样的樊於期,脸上的阴郁之色一闪而过,依旧维持着那副礼贤下士的微笑。
(2217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