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义一度率领楚军连战连败秦军,并且在成为楚国上将军之前,准确预言了项梁必被章邯大败。

宋义与项羽的争斗,也不过是作为楚王派系的上将军与项氏一族的政治斗争罢了。能在项梁死后以项羽都未曾反应过来的速度迅速接管项氏一族的败兵,将军权重新掌握在楚怀王手中航,便可看出宋义的手段之凌厉了。

至于所谓的作壁上观不救赵国,冒着楚军大败的风险去保全赵国的主力,若非项羽这一战破釜沉舟打赢了,否则定然要被楚人所唾弃。

宋义也没有多想,张机好女色的事情天下咸知,不过是多看他几眼罢了,寻常人看见俊美男子,无论男女都会忍不住再看两眼,他早就习惯了。

而后,见张机这位来自北方的秦国使者似乎对这座南方的都城极为好奇,宋义便亲自领着张机登上了城头的瞭望台,环顾起这座寿春城。

寿春城,曾名寿邑,是扼守淮水南岸的一座要塞城堡。

寿春城南是一片大湖,叫做芍陂,虽不若云梦泽烟波浩淼,却也是方圆百余里一望无际。

北临淮水,南拥芍陂,既有农耕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因此这座城邑在还是寿邑的时候便成了淮南一带的大城,与淮北的陈县遥遥相望,成为支撑整个北楚的两座重镇。

淮水两岸多战事,历来是楚国北上中原逐鹿的大战场,当年的楚庄王便将寿邑封给了军力最强的昭氏部族。一百多年下来,昭氏精心经营,寿邑便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六里千户之城——城方六里,民居千户,打下了这里成为楚国都城的基础。

然而张机关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寿春城附近的地形地势。

虽然早就在舆图和沙盘上大致看过寿春城附近的地形,但在亲眼远眺过后,还是不得不令人感慨一句“易守难攻之城”。

自古守江必守淮,寿春城寿县地处淮河要冲,周围水网密布,又是土壤肥沃,而在耕地外围的郊外还有密布的沼泽与河流。

见识了楚国训练有素的会稽水师后,张机深刻地意识到水师孱弱的秦军若要攻打寿春,绝不能走淮河南下,否则秦国水师必然全军覆没。

而走陆路攻打寿春,则要面对沼泽和泥潭。

不得不说楚人面对洪涝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手段远胜于魏人,同样是一座时常面对水患的国都,寿春附近便建造了许多规模庞大的堤坝,还挖通沟渠,将河道变成楚人经商的通道,灌溉田地的水道,还大大降低了水患的频率和威力。

嗯,这些有关楚人修建堤坝、疏通河道、凿通运河的过程和目的,都是宋义这位左徒讲述的。

话语之中不免有在提醒张机,水攻大梁和鄢城的事情,在寿春城几乎是毫无可能的。

在经过一番宛如导游带着游客的游览后,一直让张机觉得有些过于热情的宋义也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太后前几日惊闻噩耗,连连梦魇,心神不宁,面容憔悴,故而今日暂时无法面见洛南君,且等两日可否?”

停战协议已经初步达成,但议和国书未签,便意味着停战协议只是口头达成,任意一方都有不承认并重启战火的可能。

所以宋义的这个提议绝对是无礼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宋义这位左徒都不惜纡尊降贵亲自来给秦国使团当导游了,张机也不好拒绝。

但他又不想就这么随了宋义的愿,于是提出了一个似乎比宋义提出的还要无礼的提议。

“本君恰好在医道上也有几分本事,不如由本君亲自给太后治疗一番?”

张机淡笑着,补充道:“左徒且安心,昔日我王之母赵太后也曾身患顽疾,亦是我亲自动口……动手治愈。”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