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87章 腰斩年俸!一片寂静!
第87章 腰斩年俸!一片寂静!
道家天宗的秘法……
尹烈对于道法和阴阳术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
他比较倾向于一力降十会,以力破万法。
所以。
上一个超额奖励:鬼背横练……
才是最对尹烈味口的。
另外。
此番除了架构完整的降俸制度,系统的超额任务也给出了明示:铺垫大秦庙堂改制……
这个事儿尹烈早有准备。
大秦的三公九卿制度,还是有很多细节之处,最好进行适当的修正与调整。
只不过……
把降俸诸事与庙堂改制放在一块推行。
说实在话。
步子迈的着实有点大。
尹烈提议降俸,就已经挡了很多人的财路。
他若再请谏庙堂改制。
就相当于后世的裁员……会砸掉许多人的饭碗!
毕竟只要对官制有所调整,就势必会让一部分人下台!
所以。
大秦庙堂改制。
凭尹烈的眼界与学识,他随时都能够想出具体的方案。
难点在于……
如何让庙堂改制的具体方案,完美符合大秦的国情。
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
路也要也一步一步走。
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尹烈确实得从长计议一番……
……
次日。
拂晓时分,琅琊台下。
在清晨暖阳的照耀中,尹烈缓步来到了琅琊碑赋正前。
而扶苏已然在此恭候多时。
“长公子。”
尹烈微微垂首示意,尔后他道:“凡事往前看,总是沉浸于过去……乃懦夫的表现。”
扶苏闻言侧首道:“有句老话说得好,柔可克刚,百岁人瑞的牙齿掉光了,可舌头还在……我认为懦夫也没什么不好,反正比莽夫要强得多。”
扶苏的本性确实有点偏懦弱一点。
即:仁义太过!
等同于懦弱……
尹烈则是妥妥的太过刚直!
过刚易折!
扶苏也希望尹烈能够稍微低调收敛一些。
“昙一现,终究比不得野草的春风吹又生。”
扶苏认真的道:“秦御丞,这第三场琅琊降俸公议,昨日便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了。今日琅琊郡的当地官员吏目全部都会到场,你想砍他们的年俸……他们会跳起来跟你争的!”
扶苏并非什么都不懂的深宅公子。
他在关中也曾深入基层,亲眼见过很多事情。
“长公子的意思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尹烈勾起嘴角道:“其实对我来说都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秦御丞,你这又是何必呢?”
扶苏蹙眉:“无论降俸成功与否,对伱来说都是死局,为何就不能暂顺局势,以待来日呢?”
扶苏已经失去了师傅。
他不想再看到尹烈走上绝路……
诚然。
他也曾因为师傅淳于越的死,恨极过尹烈。
但现在扶苏已经有些看开了。
尹烈活着……对他和大秦都会更好!
毕竟扶苏也想亲眼见证大秦的由武转文……
“长公子可真有意思,我昨日刚扬名天下,逾越三公,怎么今天就死局了?”
尹烈咧嘴一笑道:“话说我这一路行来,也的确步步都是死局,奈何……我命硬,就连阎王爷都不愿意收啊!”
尹烈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处境。
但变法改革的道路就是这样……
步步艰辛!
不可能有捷径走的。
“……”
扶苏见尹烈执意如此,他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转而把目光放在了琅琊台上。
“东海正前,琅琊之间。”
扶苏侃侃而谈的道:“此处原本被誉为华夏东兴之地,乃越王勾践称霸之都。”
“相传勾践之所以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原因便是……徙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遂越国兴旺!”
“这也是父皇一定要建造琅琊台的原因之一。”
……
扶苏本人并不怎么相信所谓的鬼神之说。
但国运诸事,缥缈难寻。
有时候就是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琅琊之地本有台,勾践特更增筑耳。”
尹烈也随口拽了几句古文,道:“盖海畔有山,海天一线也。”
“据传勾践在正式迁都完琅琊的同年,便薨逝了,确实相当的巧合!”
“长公子不会想说……”
……
尹烈侧过身。
他直直的看向扶苏,道:“这冥冥之间的宿命,今日也会应在我的身上吧。”
“秦御丞想岔了。”
扶苏抬步道:“事实上,我也赞成降俸,只是我觉得近期大秦做出的改革已经够多了。秦御丞之前所提出的各项国策,帝国需要时间进行消化……就像慢慢同化山东六国的民心,都是一样的道理。”
扶苏赞同尹烈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
唯独在效率和速度方面。
扶苏希望尹烈能够更慢一些。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尹烈持相反意见的道:“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谁都想越稳越好,但拖的越久,变数就越多。眼下最起码局势还在我的掌控之内,若再过几年……可就说不定了!”
尹烈急切的真正原因。
不仅是他只有半年时间维持音容。
更重要的是……
变法改革的核心在于嬴政的寿命!
始皇今年三十九岁。
按照历史上的始皇会在四十九岁薨逝,尹烈还剩十年时间。
再加上三年期限的龙纹延寿丹。
十三年……
一年制定变法改革的各项措施!
五年施行推广。
七年巩固成果。
这便是尹烈心中的一个大概方略思路。
而尹烈现在真正需要面临的死局……
降俸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尹烈之前在泰山封禅结束以后曾经说过,一年以后,他将拿出成熟的两季稻麦种植技术。
结果这个事儿至今还停留在准备阶段……
万一明年时间到了。
尹烈无法兑付允诺……
正好一年的时间,他也把变法改革的方向全部点出来了。
尹烈相信即便他不在了。
始皇也会继续延续他所提出的变革。
就像秦惠文王在新君继位的时候,不得不杀商君,却仍旧会持续推行商君之法一样。功是功!
过是过!
一码归一码!
就这样。
尹烈与扶苏肩并肩的站了一会儿。
很快。
帝国诸公陆续开始到场。
除了原有的庙堂各大派系重臣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