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首功!次功!辅功!

“对了!临近过冬,上计秋课已经开始,冬课原定陛下东巡回归咸阳之后,再行岁末主计!”

李斯想了想,道:“而本相正好昨夜专门突审受计了东海郡、齐郡、琅琊郡、胶东郡、济北郡的政绩核准!”

“从户籍财政、治狱惩盗、宗室名籍、边戍状况、地理行政、劝课农桑等等方面,原齐地五郡都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在岁末主计中……五郡郡守都有希望获得陛下钦点的【最】之卓异!”

“那么敢问秦御丞,若施行你所谓的综合俸禄模式以后,明年九州三十六郡的治理状况全部呈下降趋势,你又当如何?”

……

李斯说完便掏出了一册竹简。

谒者上前接过……

尔后由赵高呈递给了琅琊台上的始皇。

这下情况瞬间又不同了。

李斯直接搬出了政绩数据说话!

刚刚老李提出的行政阵痛和延迟,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空泛。

但眼下的原齐地五郡政绩数据却不同。

这就是明摆着的实例!

倘若今年九州三十六郡总体政绩都是相当的优异,明年施行降俸以后,各种幺蛾子都冒了出来……

怎么办?

谁能担得起责任?

而事实上……

在降俸的前期,九州三十六郡势必会在行政和政绩诸事方面出点问题!

毕竟总得有个过渡与磨合期!

这是极难避免的……

君不见后世北宋的王安石变法!

明明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等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政策改革之法。

可施行下去以后。

立马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比如青苗法,特殊的青黄不接时期,由官府借粮给缺粮的百姓,利息两分到三分,待来年夏秋两税归还。

结果官吏却强制农民借贷,甭管你家缺不缺粮,反正朝廷发了话,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就必须支持国家政策。

并且利息还被当地官吏们暗调的非常高……

即:政策的实行,往往需要调整与磨合的时间,以免让下面的人钻空子。

如果稍微遇到点困难,就立马偃旗息鼓!

那么朝廷几乎不可能再颁布出能够正常施行的政策!

所以!

李斯此举存在着强烈的针对之嫌!

老李混迹官场半生,其实他的眼界一点都不局限……

尹烈所提出的政绩提成奖金与年终考计封赏……顾名思义,李斯一听就知晓大概怎么回事。

既然尹烈要搞激励……

那李斯自然会提前搬出让尹烈知难而退的办法!

琅琊台上。

“……”

嬴政无言的把原齐地五郡的政绩核准情况迅速浏览了一遍。

大秦一统已有三年。

第一年肯定是九州三十六郡政绩最差的时候。

第二年各方面都熟悉了,各郡的治理也开始步入正轨,政绩呈现抬头趋势。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齐地五郡的户籍财政、治狱惩盗、边戍状况、地理行政、劝课农桑等方面都做的很好。

尤其在财政方面。

齐地本就捕鱼业和海盐业发达。

搞好了理应可以为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

而秦朝的商税,每个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因为大秦按照商鞅的户籍制度,专门把商人编入了商籍。

平时有徭役、戍边,往往都是先行征伐贱商。

至于商税的具体细则……

大秦会设置官方的商贸集市,不仅会收取高额的租金,在主要的通道关卡上,还会征收通关的商贸贸易税!

所有商人都必须遵照秦法,以及一统后的度量衡缴纳通关贸易税。

胆敢有半点的耍滑头!

依律都是剁手、流放的重刑!

反正在大秦做商人,绝非易事……

那么倘若破产的商人,缴纳不起税收了怎么办?

其结果往往是直接被罚做劳役,连其本人与家人,尽皆充作仆役……说白了就是官奴。

不过大秦名义上已经废除了奴隶制。

但实际上人口贩卖这种事情,在所有封建朝代都是屡禁不鲜的。

回到此刻。

尹烈方才通过人性本恶的论点,佐证了高薪年俸只会养出更加贪心不足的地方官吏,未来会造成帝国的三冗两积等问题。

而李斯则拿出了原齐地五郡的政绩核准竹简!

诚然!

李斯确实认可了尹烈反驳高薪养廉的一切观点。

但李斯也用现实情况彰显了,眼下大秦的高薪年俸,对于帝国的各方各面都呈现着积极情况。

哪怕未来或许会出现一些弊端!

但如果尹烈提出的基础俸禄+政绩提成奖金+年终考计封赏……也就是这份综合俸禄模式,当下施行便弊端横生,那又何谈未来呢?

尤其从尹烈把基础俸禄定额的非常低来看……

确实有些过激之嫌!

这点是始皇也无法否认的。

“秦卿!”

嬴政想了想,道:“把你的政绩提成奖金+年终考计封赏……说的详细一些吧!”

嬴政表示尹烈的综合俸禄模式,最起码要在理论上说得通,不能有太明显的漏洞。

不然……很麻烦!

有李斯亲自把关!

尹烈不存在任何糊弄的可能,其必须拿出百分百可靠的方案!

“是,陛下。”

尹烈微微拱手,他也很清楚面对左相李斯,肯定得拿出他前所未有的真本事才行。

突然!

地方重臣席位。

东海郡郡守站出来道:“秦御丞,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向陛下献策,事关全国近十万官吏的衣食所系,你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付全部责任!”

齐郡郡守:“没错!兹事体大,即便现在是公议,也不是谁都能闭着眼乱说话的!”

琅琊郡郡守:“秦御丞,你把基础俸禄定的如此之低,倘若在政绩提成奖金和年终考计封赏方面也弄的抠抠搜搜。呵呵……那我们就全都不要吃饭好了!”

胶东郡郡守:“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秦御丞也算是降俸国策的请谏第一人了,无论成功与否,你都必将青史留名啊!”

济北郡郡守:“反正只要是陛下颁布的政策,我等自当无所不从。但若底层官吏怨气横生,致使来年的政绩核准不过关,那我们可就有话要对秦御丞说了!”

……

原齐地五郡的郡守一同表态。

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极致的施压!

或明言警告!

或绵里藏针!

在有始皇坐镇的情况下,他们都不敢表现得太过放肆!

可今儿个属于琅琊公议大辩论,他们身为地方重臣,总是有开口资格的。

即便话说的重了些。

嬴政也不可能直接惩罚这些地方重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