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第128章 摊牌!敲打!
第128章 摊牌!敲打!
屠雎相当的不讲武德。
第一尉长把秘密私下告知,本是为了还清人情,同时信任屠雎的为人。
结果屠雎现在却转头把此等重大消息,拿来与尹烈开唰……
这其实相当不符合屠雎的性格。
以及这样的举动,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可屠雎依然这么做了。
原因很简单……
屠雎非常想知道,眼前这位以身入局,动则效仿商君的狂徒刺君者,究竟有没有想过那九五至尊之位!
哪怕只有一丝一毫……
“国尉,你想的太多了。”
尹烈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异之色,他只是平淡的回应了一句,尔后便要继续转身离开。
屠雎望着尹烈的背影,心中的疑惑也在不断加深。
所谓谋士,是注定无法成就九五至尊之姿的。
很多人会认为谋略非常重要。
是。
谋略确实很重要。
可想要做好一个皇帝,单单只有谋略,必然会独木难支。
一位合格的帝王。
首先需要具备卓绝的人格魅力,心胸豁达,知人善任,眼界格局宏大,执行力,敏锐果决,以及不可或缺的运势。
其次是人心向背,众之所望,天选之子,名正言顺等等。
以上随便一个要素,或许都比单一的计谋更加重要。
反观尹烈……
尹烈现在的所行之事,妥妥的把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
这明显不是一个聪明人该有的作为。
也是让屠雎最为费解的一点。
事实上。
有些东西的确是不可逆的。
比如汉末的吕布……
号称三国第一猛将,却背上了弑父之名,三姓家奴。
这就注定了吕布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再能打也是没用的。
同理。
商鞅变法使得关中老氏族恨的眼珠子出血。
这也注定商鞅迟早要亡在自己的律法之下。
再论尹烈……
屠雎判断,尹烈对于东郡陨石案的具体处理措施之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尹烈个人的结局。
……
地牢外。
艳阳高照。
尹烈走出地牢的第一反应,是微眯双眼,以及他感受到了阳光的暖意。
无论是何处的地牢,都充斥着无尽的阴冷死寂之感。
使得尹烈相当不舒服。
就这样。
短暂的调整了一下自己之后。
尹烈抬步前往了章台大殿。
此时此刻。
嬴政应该已经走完了早朝的流程,正在章台办公,开始处理一天的国事奏章。
反正皇帝的一天,非常有规律。
日复一日。
大多数时间,几乎都在处理九州三十六郡的政事。
在尹烈看来,嬴政从某种程度而言,就像一个无情的批阅奏折机器,每日一石,从早到晚……
毫无疑问。
尹烈对于嬴政的生活,他是并没有多大向往的。
当然。
始皇再造九州盛世的理想。
尹烈肯定是非常推崇并认可的。
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朝着这个方向持续努力。
另外。
尹烈之前随身有一块玉佩,上面篆刻的两个字名为:【阿房】。
他明白……
屠雎现在都已经摸清了他的身份。
那么嬴政必然也是知晓了的。
但……
有些事情。
即便你知我知,却也未必非要互相摊牌。
因为打破现状,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会打乱尹烈的入秦布局。
并且最重要的是……
身为穿越者的尹烈,总觉得那所谓的父子关系,有些怪怪的。
很怪很怪。
反而是单纯的君臣关系,会让尹烈在嬴政的面前,更加的自如、自在。
不一会儿。
尹烈正式来到了章台大殿正前。
经由谒者通传。
尹烈得以觐见。
中车府令赵高相迎而来,他十分客气的道:“秦御丞,陛下早就下旨了,您若想觐见只需直入章台即可,无需这些俗礼。”
“蒙陛下恩重,君臣礼法更加不可废。”
尹烈扫了一眼赵高。
这段时间尹烈都把赵高当做空气来着,后者也始终十分低调透明。
今儿个主动前来恭迎谄媚……
估计也是怕尹烈会来一个回首掏,秋后算账,直接弄个莫须有的罪名,让赵高好受。
总之。
赵高对尹烈的态度开始变得尤为主动,什么话好听就开始说什么。
尹烈随便应付了一下,便进入章台开始办正事。
他照例行礼过后。
嬴政也停下了批阅奏折的动作。
“秦卿,都审问清楚了?”
“回禀陛下,有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
尹烈顿了顿,道:“军侯任嚣交代,通武侯王贲因为想要重启分封制,进而裂图封国,所以也直接参与了东郡陨石案的谋划……同时这件事,我也到国尉屠雎那里再三沟通过了,确有其事!”
“王贲,分封制,裂土封国,再立朝廷。”
嬴政轻叹一口气,道:“秦卿,你可知,前不久泰山封禅之时,期间王贲曾经向朕讨要了不少美人佳丽,说要生一百个儿子支持推恩令。”
“结果伱现在转头又查出王贲直接参与了东郡陨石案……”
“朕以为,此事不实,再重新仔细查查吧。”
……
嬴政毫不犹豫的把尹烈的结论全盘否定,顺带驳回。
尹烈对此并不意外。
嬴政身为皇帝,如果他真的点头了认可了此事,那就必须得按照秦法公事公办。
问题在于……
军武王家牵扯实在太大。
已经不是依法办事的问题了。
“诺。”
尹烈拱手一礼,尔后便要退下。
嬴政却又转而道:“秦卿,先留下吧。正好朕也要宣召一下武成侯,你从旁观测一番,也有利于你的案情调查。”
“是,陛下。”
尹烈径直退到了大殿角落的屏风之后。
他明白……
嬴政不打算依法对军武王家上纲上线。
可私下里。
嬴政却必须得跟王翦唠个明白。没办法。
不唠不行啊!
郡县制乃是帝国根基!
右相王绾与尹烈之前也先后提出与完善了藩屏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