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在眾多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和现实歷史一般,【孝仁皇后】被遣送回冀州河间国封地。其財货並没有没收,爆出来的罪责並没有实质落在董氏的头上。
虽然朝堂上只是一番爭辩,可实际上,皇宫內却爆发了不少衝突,捕杀了不少宫女太监。
最后,这位二度想要染指皇权的【孝仁皇后】,落幕了。
没了势头的董氏一脉,开始被清算,特別是最近被提拔的官员,都被何太后以参与永乐宫之罪而罢黜。
才意气风发一会的董氏,轰然倒塌。
对於董重,可何进哪里会发过他,直接带兵围其府邸,准备罢黜其官职,收拢其军权。
“什么?公孙瓚反叛,直接打开了府门?”府邸深处,全副武装的董重听到手下匯报,大惊失色。
“早就有传言此人与宦官何进都有牵扯,宦官把公孙瓚推进来,就是为了瓦解我董氏而来的。”董重此刻终於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噗!~~~~”下一刻,他被气得直接吐了一口逆血。
“算了……命所以家將都投降吧,先不与何屠夫硬碰。”董重气息萎靡,一脸落寞吩咐道。
董氏一脉,要再次沉寂了。
同样全副武装的何进刚轻鬆愜意走进驃骑將军府,就听到匯报,董重没有怎么反抗,直接投降了。
“可惜,不然定治他个谋逆之罪。”何进冷哼道。
其实,他也並没有屠戮董氏一脉,只是將董氏一脉的人罢黜,並没有將人砍头。
他还是把陈琳的諫言听进去了。
搞定了跳出来搞事的董氏一脉后,朝堂只是平和了几次,官宦和外戚、大士族的爭斗,再次被点燃了。
宦官在这次外戚之爭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也算是投靠了何太后,將董氏一脉当做投名状。
然而,因为旱魃之故,加上大部分权柄和军权仍被宦官掌控,数个集团不可避免地產生利益衝突。
权之爭,再度上演。
经过谋士们的一番推演,当前大將军何进掌控的兵力仍比不过宦官们。
大將军府的大厅中,一道高亮的声音响起:“將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
这道声音,是袁绍的。他还是极力让何进诛杀当前所有的宦官。
一番吹捧和推断后,何进听信眾人的劝阻,定下了围杀宦官们的计策。之后他入宫面见何太后,將计策告之,毕竟那些计策都需要何太后和天子来支持。
可听到计策后的何太后,却不同意了。
“兄长,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逝世,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
大士族一直都是刘宏的心病,这一点何太后也是知轻重的。
“兄长,宦官只能依附天子而存在,乃是天子之家臣,我们怎能屠戮家臣呢?这不是如那些豺狼虎豹的愿了?”何太后痛心疾首道。
“没错,遂高,不可妄动宦官啊。”旁边的一位年迈妇人马上拉著何进的手,劝阻道。
此人乃舞阳君,为何太后之母。
“兄长,他们劝阻你诛杀官宦,乃擅杀天子之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要慎重啊。”何苗也站出来劝阻何进。
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贿赂,算是与其乘坐同一条船了。
一番商討后,刚有点上头的何进又被劝下来了。
然而,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內外勾结极为巩固。何进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他们,虽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决断,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来。
袁绍等看到何进被劝回来,都颇为失落。这傢伙优柔寡断,不是明主也。
反正宦官杀了这一茬还有新的,到时候那些官宦都掌控在何氏一脉手中,不更好?!一番洗脑后,何进又起了诛宦的决心。
眾人又为何进谋划,多召集四方猛將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同意诛宦。
其中就有董卓丁原等外將。
然而,此计有极大的风险。大將军府中,有不少人阻止。其中为首者,就是郑泰。
因为荀攸被林牧拐走了,没有在这个反对者团队中。
而典军校尉曹操也在其中。他听到袁绍的谋划后,嘲笑道:“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宦官以权宠,使局面至於此。既然治宦官的罪,当诛元恶,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將董卓呢?何大將军诛杀宦官的事情,必然会泄露。我看,这个事情要失败啊。”
然而,就连曹操都没有想到,引董卓入京,其后果被想像中更严重百倍!(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