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在所谓‘火山探险大赛’中涉及到的众多火山中,富士山可能是垫底的存在了?”施夷光感兴趣地问道。“也不能这么说,至少富士山的活跃度名列前茅,近些年一直有喷发的可能,当得起它作为‘终点站’的名头。”赵青回应道:“而且历史上的火山喷发等级,并不代表它不可能释放出更强的威力。”
“先来看三姐妹火山,作为本届大赛的开幕式举办地,它也是参赛者们首次集结的地方。”
“实际上,‘环太平洋火山探险大赛’报名的截止日期,正是今天的20:00,紧接着便是深夜的开幕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们进行最后的补给与情报交换,等待着明早的正式开赛。”
“据可靠情报显示,赛事组织者在这里布置了多个秘密入口和撤离点,用以控制比赛进程并确保参赛者的生命安全——尽管这种安全在极端竞争环境下显得如此讽刺。”
“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揭开这场‘游戏’的第一层面纱。”
“不错。”芬格尔提出了一个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参赛者的身份潜入其中。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赛事的运作情况,还能寻找机会与那些可能被胁迫的参赛者取得联系,帮助他们逃脱。”
“但现在从苏格兰赶到俄勒冈州,还要通过专门的测试才能成功报名,时间上无疑过于紧张了。”施夷光思索着道:“我们也没有多余的人手……光是维系刚攻下不久的圣殿会总部正常运转,已经很吃力了。”
“不用想太多,这只是些小角色罢了。关于参赛者,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赵青回复道:“就像先前的山达基教那样,不过是幕后黑手推出的新棋子,用来试探我们,进行一系列的布局……”
如无意外,这个规模浩大的火山探险赛,并不像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分出了许多层的谋划,需要小心应对。
……
十几个小时转瞬即逝,傍晚时分,三姐妹附近的营地灯火通明,将山脚处的闪光湖照映着五光十色,报名场地一片喧嚣。
参赛者们的身影在火光和烟雾中若隐若现,他们的面容或紧张、或兴奋、或恐惧。
南姐妹火山的上方,一片碟形荚状云悠悠飘荡,仿佛给火山戴上了一顶巨大而神秘的“草帽”。突然,一道闪电撕裂了黑暗,如同一棵巨大的银树从火山底部向上肆意生长,枝杈蔓延,光芒耀眼。
闪电的光芒映照着滚滚浓烟,呈现出奇异的色彩,红的、紫的、蓝的,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却又令人胆寒。火山口不时传来低沉的轰鸣,仿佛是大地深处的巨兽在咆哮,提醒着人们它的力量和威严。
远处,负责赛事组织的人员忙碌地穿梭着,他们的表情严肃而冷漠,仿佛对这一切的危险早已习以为常。而参赛者们则在抓紧时间做着准备,检查装备、交流情报,气氛紧张而压抑。
“还有2个小时45分,这是你们最后的报名参赛机会——用来争取50万美元的入场费。”
一名身穿外骨骼装甲,面容隐藏在头盔下的管理人员走至湖边的停车区,用手指了指远处的南姐妹火山,并开启了强光探照灯,直射过去,冷冷开口:
“看到那条登山小径了没有?你们的目标,就是在截止时间之前,携带‘滑翔翼’与相关飞行装备,徒步攀登这座10,363英尺的高峰,在山顶的‘泪珠池’中拿到任意一块我们事先放入其中的金币,然后通过滑翔回到山下。”
“注意,出发时不可携带任何武器,在攀爬期间严禁互相攻击,但拿到了‘堕天使金币’,进入滑翔阶段后,这一规则便解除了——无论是石块还是冰晶,又或者是水壶和登山绳,都可用作空中作战的工具。”
“最后50个名额,就属于返回营地最早的50人,其中综合表现前十的选手,更可获得少量至关重要的‘起始积分’,至于后续返回,被淘汰者,除了催眠清除记忆外,就只能拿到一千美元的安慰奖励了。”
此人说到这里,手里已经拿出了一把发令枪:“当然,为了正式赛事中需要的合作着想,也可以尝试临时组队,不过作为彼此之间并不熟悉的散人选手,这样的选择是好是坏,却是难说。”
“两个多小时攀上一万英尺的峰顶,这怎么可能?”有人低声咒骂:“简直是场卑劣的愚弄,最顶尖的登山运动员只怕也没有这般速度,更何况我们这些业余选手。”
“话虽是这么说,”另一位身材健硕的选手皱眉说道:“但我想,主办方不会无缘无故设置这样的障碍,或许在沿途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帮助,存在着一些可以利用的捷径。”
“显而易见,在登山阶段进入到末尾前,根本没有结盟组队的必要。”还有较为聪明的人瞥了瞥别人,边整理自己携带的装备,边在心中自语:
“两个小时的路途,谁知道刚开始找好的队友,在爬山时会不会被拉开一大段距离?只有最后的滑翔大战阶段,队友才能勉强发挥出几分作用。”
虽不知管理者何时鸣枪发令,但在场的众人,除了极少数听到如此难度与高风险的报名选拔赛,就已决定放弃的外,都纷纷奔向了堆放滑翔翼的地点。
而同一时间,罗纳德唐在人群的边缘挤着向前而去,目光穿过层层云雾,直射向南姐妹火山那被夕阳染红的峰顶,他心中一动,连忙跟耳机里的“老仙人”取得了联系:
“师父,你说参加这个‘环太平洋火山探险大赛’能够唤醒我潜藏的力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增补到了4.5k
头晕,晚点再更6k
——
参考数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少数欧洲攀登者开始尝试用速攀的方式攀登阿尔卑斯地区的山峰,如勃朗峰、马特洪峰、艾格峰等著名山峰。
1995年,“天空跑教父”bruno brunod从意大利小镇breuil-cervinia出发,以2小时10分无后援跑上海拔4478米马特洪峰,之后返回起点,共用时3小时14分。
2001年,bruno brunod用时5小时38分速攀登顶海拔5895米乞力马扎罗峰,最终总用时8小时34分,创造了往返乞力马扎罗峰最快纪录。
2007年,奥地利天空跑者christian stangl从珠峰北坡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用时16小时42分无氧速攀登顶珠峰。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从珠峰北坡前进营地出发、速攀珠峰的最快纪录。
……
2019年,申加升从海拔约2700米的哈巴村清真寺桥,到5396米的哈巴雪山顶峰,全程9.5公里,只用了2小时48分。登顶后,他原路下撤至哈巴村,共用时4小时15分,创造了新的速攀纪录。
考虑到3000米的山没有高原反应,还是勉强合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