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看到的资料上写的是,1992年的华夏提前完全了原定于2000年的出口任务,提前了整整八年,几乎只用了一半的时间,这是华夏在这一阶段创造的奇迹。
不过当时的问题在于,华夏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工业制品则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几乎不具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老者耐心的点了点头,见外公点头,男孩继续道,“1992年之后,华夏进入下一个阶段,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发展阶段理论解释是指一国在具备一定数量出口企业的前提下,开始实施由量的扩张转向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技术走出去,从而使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产生质的飞跃的阶段。
华夏这一阶段之所以从1992年开始,一方面是1992年已经实现的出口额目标,更重要的是,1992年之前,华夏始终纠结于资社问题,1992年的讲话正式定调,解决了这一问题。
之后又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转变,为华夏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1993年开始华夏连续多次降低关税,到2000年华夏关税降到15%,减少非关税方向,采用了与世界各国同轨非关税壁垒代替高关税保护政策,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同时,华夏对外资的吸引明显开始向集约化发展,华夏从1994年到2001年,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这一阶段也是华夏企业对外投资的爆发期,1993年到2001年,华夏企业的对外投资超过了100亿米元。
随着这一切的改革,1992年开始,华夏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提升,我记得2001年,华夏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高达81%,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10年翻了接近四倍。
哦对了,这一阶段也是华夏金融开始全球化布局的时候。”
老者再次点头,也不说什么,男孩继续分析,“经济外向发展的高级阶段理论说法是一国出口导向产品中以科技为主导,并且能够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使本国经济能够自主进入世界经济并居主导地位的阶段。
2001年华夏加入wto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华夏的新目标,华夏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在世贸组织许可下最大程度鼓励出口,对出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了退税制度。
我没记错的话,2002年,华夏出口额突破3000亿米元,贸易顺差超400亿米元,近两年,每年的出口额增应该有30%,更关键的是,华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率逐渐增加。
另外,华夏的外资引入已经到达了世界第一,2005年的最新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企业已经进入华夏。同时,华夏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进一步扩大,大风集团,海尔,tcl,都在不断扩大海外投资。”
“看得出你对华夏的经济研究确实下了功夫。”见男孩不说话了,老者微笑着夸奖了一句,“但你说的都是正面的数据,你来分析一下,华夏经济外向发展这些年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男孩很认真的思考,“外资渗透。”
老者迟疑着点了点头,“算一个点,还有么?”
男孩显然沉思后很久都没有给出答案。
而此时这一老一小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坐在他们对面的孟谦正假装在工作,偷偷在“窃听”他们的对话。
被扣上了误导读者的帽子,一天都没什么心情,先说事情吧,现在的主流电动车确实都没有变速箱,但我写的是2005年,特斯拉刚开始几年的重点研发项目就是变速箱(可以去查),所以我特地写了合作变速箱,是为了尊重史事,结果就成了误导读者了。其实今天真正难受的倒不是被扣帽子,这本书写到现在这种事情也习惯了,我真正难受的是每次只要有人指责我的书有问题,不管是从什么点指责,就一定会有好多人点赞,我也不知道点赞的人什么心态,是真的很讨厌我这本书,还是只要别人说我写错了你们就真的很开心?这本书成绩不算好,但我最自豪的一点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态度,我可以摸着良心说,这本书里那些你们可能看都不看的日期,地点,建筑我都会反复的查询好几遍资料,我可能写书水平真的不咋地,但我可以一晚上不睡只为了确定一个数据的准确性(毕竟现在网上造谣的太多了),这是我的坚持,裙里的朋友之前说不用这么扣细节,但我想尊重这本书,想尊重读者,就这么简单,我这个人也就这么个性格。别的也不说了,只求读者爸爸们在指责和点赞指责的时候,能不能稍微一点点时间先去了解一下情况,了解之后如果还是有问题,欢迎指责,真的卑微的跪求一点点理解,一点点尊重,谢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