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以为呢,现在还冷静一些了,想当初……”姜尚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儿,摆摆手,“算了不提了,总之啊,乱的很。”“大为,这次来呢,你就多待一段时间,现在深城各个方面都比以前成熟多了,而且全国各个地方不论男女都往这边来。”

“你能碰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本地人也有,客家人的好客与热情你也可以去体验一下。”姜尚来到马路门口,目光看向一辆绿色的出租车,“师傅,到福田村。”

“上来吧。”司机没有下车,只是瞥了二人一眼。

“二蛋哥,先说说勾机的问题吧,至于深城,正事儿办完再慢慢逛也来得及。”于大为将行李放在副驾上,两个人坐在了出租车后排。

“哎呀,勾机的事儿你就别管了,那封信邮出去没多久,我那个哥们就找到修理师傅了。”姜二蛋回头笑着拍拍于大为的大腿,“你呢,就安安心心的在这边玩就行了,住的地方我都给你安排好了。”

“这样啊。”于大为想想也是,毕竟信件这个东西跨度时间不短,等自己收到信的时候,这边车估摸着都快修完了吧。

“放心,他好几辆车呢,有一两台车一直报废的状态,等你在这边休息好了,可以去看看,能修更好,修不了也无所谓。”姜尚担心于大为觉得来的没有意义,又出口补充了两句,“之前信里提到的车是正在工地干活呢,比较着急。”

“理解。”于大为刚想说点什么,肚子突然一阵乱叫,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姜尚,“二蛋哥,去哪整口吃的,有点饿了。”

“就知道你肯定会饿的,别着急,我带你去我店铺附近,那里有家很好吃的面馆。”姜尚说完,随后又讲了一些深城这边的风土人情。

比方说,深城这边的人不太被广省人视为本地人,因为深城的人大部分都讲的是普通话,原深城的本地人,一部分也被白话(普通话)带着渐渐适应,一部分则是拆迁完,有了钱去了广省的其他地方生活。

或是爷爷那一辈的老家,或是某个记忆里比较有情节的地方。

时间不长,两人来到了福田,找了一家餐馆。

姜二蛋害怕于大为刚来这边吃不惯这里的东西,特意选择了东北人开的面馆。

有东北的打卤面,也有深城这边的特色面,像嗱喳面,沙茶面,鸭蛋面……每一样都不是深城的,但每一样又都是深城的。

于大为光是站在收款台外面,看着头顶各种没听说过的面,就觉得不可思议。

他是两辈子第一次来深城,看到这些面,会下意识的认为这些都是深城的本地特色面食。

不过他自己也怕吃不惯,还是下意识选择了东北的尖椒肉卤面。

两个人找个角落坐下以后,于大为立刻有了感叹:“没想到深城这边的人也爱吃面食啊。”

“算是吧。”姜尚也没有打算解释的意思,等到大为在这儿呆上几天,就知道真正的深城到底是什么样了。

“对了,二蛋哥,你最近咋样啊。”于大为的青椒肉丝打卤面很快就上来了。

吃了一口,青椒的辣爽和肉丝结合在一起,简直就是完美的组合,再加上本来就饿,没几下子就吐噜了大半。

“还好,儿子上次小学期末考试,拿了个班级第一。”姜尚说起自家的儿子,脸上的笑容就更多了几分,探着脖子呵呵直乐,“大为,你说我从小就是个不爱学习的,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打架斗殴,啥没干过……我本以为自己生的儿子肯定也随我。”

“当时吧,我都想好了,只要这孩子开开心心的生活,无病无灾的就好。至于学习啥的,老子学习都那个逼样呢,你还强求自家孩子?所以基本就是随缘了。”姜尚见自己的西红柿打卤面也好了,起身赶忙双手接过来。

随后他拿起竹筒里的筷子,吐噜一口面条子又说:“但我是怎么也没想到啊,俺们老姜家也没有祖坟冒青烟的一天,这孩子学习从来不用人看着,晚上写完作业,自己还爱看别的书。”

“了不得!你这基因改良的好啊,这得多亏嫂子吧。”于大为边吃边吐槽。

“那是那是,要论学习啥的我确实没你嫂子厉害。想当初你嫂子的父母非常反对他们女儿嫁给我,甚至你嫂子为了跟我在一起,彻底跟家里断绝关系了。”姜尚一边吃面条一边感慨,“也怨我,当时一穷二白的,结婚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钱办。他父母或许是觉得丢面子,又或许彻底断了关系,谁也没来参加。”

“没想到嫂子竟然是这么刚烈的人啊。”于大为对二蛋哥的妻子重新刷新了认知。

怪不得二蛋哥不知道嫂子父母的真实情况,原来早在认识的时候,这位性格刚烈的嫂子就已经跟家里决裂了。

“二蛋哥,嫂子对你这么痴情,你得好好对待嫂子呀。”于大为有些羡慕的看着对方。

“是啊。”姜尚盯着打卤面苦笑了一下,才抬起头朝于大为笑笑,“我现在这不是有点钱了么,最近就琢磨着想给云兰补办一场婚礼,正好你来了,也能帮着我搞一下。”

“木有问题,好事儿!”于大为龇牙笑了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