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汗位,要是把后金汗国交到褚英、杜度手里,那也就没有清朝了。
对于只比自己年长五岁的叔父尼堪,杜尔祜不大瞧得上,褚英一系和皇太极是矛盾最深的,可尼堪偏偏和皇太极走得很近。
当初褚英死后,褚英执掌的白旗兵马一分为二,皇太极掌正白旗,杜度掌镶白旗。努尔哈赤晚年把杜度调到镶红旗,想把镶白旗给多尔衮,皇太极即位后又把多尔衮调走,自己吞了镶白旗,后来黄白对调,两白旗变成了两黄旗,多尔衮三兄弟继承的努尔哈赤亲军两黄旗变成了两白旗。也就是说,皇太极现在的嫡系两黄旗其实大部分都是当初褚英的部下。褚英死的那年杜尔祜才刚出生,杜尔祜对这个爷爷当然没有什么感情,但他依然为父亲杜度从汗国继承人变成普通一贝勒而愤愤不平。
尼堪则理智得多,兵马都让皇太极夺去了,你还愤个屁啊!老老实实当贝勒,认认真真打仗,谁都得承认咱们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大清的江山也有咱们一份。你要是有本事,直接砍翻皇太极自己当皇帝,我服你,可你没这个本事,还不肯老实憋着,天天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这不是找死吗。
尼堪反倒更恨自己的爹褚英,褚英死的时候他才六岁,褚英待兄弟不好,待儿子也不怎么样,尼堪是没感受过什么父爱,只知道褚英死后连累得自己和哥哥杜度活得小心翼翼的。他也知道,杜尔祜因为皇太极提拔自己,认为自己是皇太极派来分他的权力的,对自己很是记恨,但看在兄长杜度从小把自己带大的份上,他也不和这小子计较。
“明军居然只有这么一点人,真是胆大包天,趁着他们的援军还没到,这就灭了他们。”尼堪虽然比杜尔祜理智,却也没想太多,他对于明军轻视惯了,不管明军如何掉链子都见怪不怪。这也不能全怪尼堪,的确是只有正常人想不出来的事,没有明军干不出来的事。
尼堪还想走流程先试探一下明军,可杜尔祜根本不理会尼堪,直接就发动了进攻。
杜尔祜之前在华北各地扫荡明军的散兵游勇和民间义军,从来也不需要什么试探,敌人都是一冲就垮。尼堪在天命年间就参加过战争,虽然没见过努尔哈赤创业初期的景象,但是也知道努尔哈赤称汗之前是如何建设军队的。在杜尔祜这样的年轻一代心中,大清一直是天下无敌,但尼堪则明白,大清是在祖父、叔父们的建设之下一点点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岳讬和阿达礼的死,让尼堪变得谨慎了许多,南人绝不是个个不堪一击,一不留神还是会翻车的。两蹶名王都没蹶到他头上,尼堪的水平多少也提高了一些。
杜尔祜却根本不考虑别的,看见明军就想冲上去摘人头,尼堪的谨慎在他看来只是胆怯。只听得鼓声隆隆,铳炮齐鸣,杜尔祜和明军厮杀起来。贝子爷都冲阵了,绿营兵也人人奋勇,纷纷向明军扑去。
“他妈的,这是盼着我继承你的家业啊。”尼堪骂道,“再派两队探骑,看看明军为什么没有援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