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揉抽痛的额角,李池转过头去,却跟他媳妇撞了个正着,尤其这小媳妇的脸上还不大好看,李池猜着高晴是听见拐子的交代了,毕竟拐子吼得那么大声,跟开了外放也没啥区别。
看着媳妇阴沉的脸,李池的额角抽得更厉害了。
早八点,村头,李池还是准时地出现在那里,临走前被他媳妇拎着耳朵好一个叮嘱,虽然拐子放心李池,但高晴并不放心陶情,毕竟拐子跟李池没啥可比性,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所以陶情上车后,李池秉承着能少说话就不说话的原则,认认真真地开着车,好在陶情似是怀着心事,上车后便歪头看着窗外,并不想搭理李池。
但是长久的静默显然不适用在不熟的人之间,李池清了清嗓子,想着找个话题,打破一下尴尬的气氛。
“咳,嫂子去银行做什么?取钱么?”
哪知陶情一听他张了嘴,反倒直接把眼闭上了,只是丢了一句过来:
“去取遗物。”
说完,陶情便开始了假寐,显然不想将话题继续下去。
“得了,让你嘴欠,这下好了,人家根本就不想搭理你,这两口子,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池在心里念了一阵“三字经”,深吸了口气,开始认命地做起了司机。
拐子从早晨醒来后,右眼就一直在跳,尤其是在给扯着嗓子瞎叫的光宗换尿布时,右眼皮干脆跳起了舞,直接让拐子心烦意乱起来。
“左眼,额,跳财?右眼……呸呸呸!”
拐子在心里连“呸”了好几口,心却更加慌乱,他觉得屋子里闷得很,便干脆抱着光宗出了门。
光宗也快一岁了,会简单地喊声“哇哇,趴趴”的,拐子老想教他喊个“爹、娘”什么的,每每刚教一句,就被陶情给推到了一边。
“得教普通话!”陶情总会掐着腰呲呲他。
一想起陶情飞扬跋扈的样子,拐子撇了撇嘴,又抱着他家儿子开始了“方言教育”。
奈何光宗像他那个机灵的妈,拐子才刚教一句,他就不乐意了,在拐子怀里挣着非要下地,拐子无法,只得放他自己在地上,看光宗歪歪扭扭地嘚吧腿儿,拐子就弯着腰在后面护着,拐子的腿瘸,腰再一弯,那走姿,比光宗也没好到哪儿去。
“呦,小光宗。”王大娘刚从地里回来,见着那么个小娃子在地上“啪嗒啪嗒”地走着,心里稀罕得不行,上去就把光宗给抱了起来,惹得小娃子“咿咿呀呀”地乱叫着,面上老大的不乐意。
因为以前都是陶情领着娃子出来,王大娘见今日换了拐子,陶情也并不在旁边,便好奇道:
“你家媳妇呢?“
拐子龇牙咧嘴地直起腰来,右眼皮依旧跳得很有节奏。
“哦,让村长那个侄儿拉进城去了,说是要去补身份证。”
拐子说了一半,因为他觉得没必要把啥事都告诉王大娘,谁知那婆子一听,眼顿时瞪得老大。
“啥?他俩一起去的?”王大娘的语气让拐子很是郁闷,她自己却不觉得,“你还真放心让你媳妇跟着个男的单独出去?”
“那有啥呢!”拐子不耐烦地摆摆手,根本就不想继续说下去,“不过就是去城里办点事儿,能有什么要紧的,再说了,那是村长的侄儿,人家有媳妇!你思想能不能单纯点?你说你也挺大个岁数了,别整天看那些狗血剧,看多了容易上头!”
拐子点点自己的脑袋,顺手把儿子从王大娘的怀里抱了出来。
得离“狗血剧患者”远点儿,拐子心想。
王大娘却不以为然,也没计较拐子的态度,只是在一旁“啧啧啧”的,听得拐子心烦。
上次拐子跟陶情去城里的事儿,因着王大娘家离得远,她没能亲眼看着,便一直深以为憾,虽说上次陶情是回来了,还依旧跟拐子好好地过着日子,可谁能知道那女人的心里究竟想着些什么,没准儿是因为上次的时间不对,她还没准备好,所以暂时按兵不动呢?
拐子的担忧果然发生了,王大娘当真在脑子里补出了一场大戏。
他将光宗往上举了举,扭头就想走,哪知刚转头,就见村长那老头儿正拄着个拐棍一瘸一拐地朝这边赶来,见着自己,便高喊了一声:
“可不好了拐子,你媳妇跑了!”
村长这一嗓子喊得中气十足的,估摸着这一条街的人都能听见,拐子脑子一蒙,右眼瞬间不跳了,他在头脑空白的前一秒居然还有闲心去腹诽王大娘:
“还真让这婆娘一屁给崩对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