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后,c站的三人就一起离开了。
送走了他们后,郭远长舒了一口气。
“还紧张呢?”林妤沫问道。郭远摇了摇头。
“那你这副表情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没想到会有登上7点档新闻的那一天。”
“就这啊!看你这点出息!”
郭远笑了笑,在这方面他确实不是林妤沫心大。
“对了,郭远你刚刚说的什么聆听者,是不是02?”林妤沫话锋一转问道。
“是也不是。”
“如是?”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安卓的系统和某为的鸿蒙系统都是基于都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ios同样也是基于unix内核,linux和unix本身就是“堂兄弟”,所以你觉得安卓,鸿蒙,ios的关系是什么?”
林妤沫愣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郭远笑了笑说道:“答案就是安卓,鸿蒙和ios是3代内的堂兄弟,而安卓和鸿蒙又是linux这一支的堂兄弟。
鸿蒙和安卓是一个爷爷,但从it行业的角度讲不是一个系统,算是自己开发的。
同样基于linux的还有很多系统像乌班图等等这种系统,也是一样的。
而聆听者和02的关系,也跟鸿蒙和ios的关系差不多,他们都是脱胎于01,相当于有同一个祖父。”
“原来是这样。”
“那聆听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有人有足够的原始数据,对方就基于聆听者训练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无论是何种领域,对方都可以快速享受ai带来的便利和红利。”
“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有02?”
“不至于,基于大数据不可能将人工智能完全训练完成的,人工智能需要有完整的底层设计和架构,仅仅靠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只能说是在某一领域可以应用的数据决策模型而已。”
林妤沫点了点头,大概清楚聆听者是个什么情况了。
两天后,林妤沫回到了并州,龙城生物的工作也是很忙的,而且还要准备诺贝尔奖的事,林妤沫最近属实没什么时间。
不过她已经想好了,等忙着这一阵,她就要考虑和郭远结婚的事情了。
不知不觉,又是三周过去了。
今天是2024年7月1号,聆听万物进行了第三次升级,这次升级聆听万物上多出了一个板块——聆听者。
聆听者上线之前郭远给了不少宣传资源,当然了这些资源再多也比不上半个月7点档的新闻。
郭远可是露脸了整整3分钟的。
有7点档的新闻背书,聆听万物新版本发布后,仝齐峰那边的电话被打爆了。
一些公司老总没有郭远的电话,只能打到了负责商务的仝齐峰那边。
仝齐峰让手下的员工开始对照之前郭远下发的销售策略和聆听者介绍文档与这些企业沟通。
这个时候来电话的大部分都是制造领域的企业,他们打电话的目的也都是想优化自家生产线。
谈起生产线,除了优秀的通用智能化控制模型,未来科技的通用轻型机械臂同样也在他们的采购意向里。
虽然通用大型机械臂还在优化设计过程中。
但是轻型机械臂的批量化制造生产车间已经验证借由生产车间的工人和01控制的自动化金属加工能力,轻型机械臂已经可以实现产线制造和组装了。
机械臂和人工智能就像炸鸡和啤酒一样上绝配。
其实未来科技的机械臂的进入世人的视野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之前研讨会开幕式的机器人就已经让不少企业把机器人和机械臂看在眼里了。
现在伴随着聆听者的发布,机械臂也顺理成章的推向了市场。
郭远犹豫了好久,才决定把机械臂和聆听者捆绑发售。
本来郭远想的是,先结合头戴式脑机接口把小型的机械臂推广出去,用于断肢重生。
但郭远转念一想,人工智能模块都推广了,索性连带实业也一起做了吧!就当是带动本土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吧!
而且后续郭远还会和并州卫星发射中心那边合作,拿出机械臂来也能给予未来科技的员工们一些压力,让他们在机械臂制造上更加用心。
毕竟航天制造可不是制造扫地机器人那样简单,航天制造发动机和箭体制造所需的更多。
当然现在很多的火箭制造仍然是人力制造,火箭同样可以发射。
可郭远所设想的未来却不是这样,他要做的不是科研,他要的是产业!是规模化的产业,每年十几发的发射数量,他完全看不上!
此时郭远正在办公室里看着监控视频中流畅运行的机械臂。
这一次新的设计是基于新款电机设计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两周前,并州卫星发射中心那边送来了五台新的电机。
经过那边的改良,新电机的性能达到了最大化。
在新电机到来的瞬间,郭远就让01控制生产车间的设备生产新的机械臂零件。
视频中就是新组装完成的机械臂,而此时01正控制机械臂进行各种测试。
郭远看着一旁显示器上表格里刷新着一条条测试通过的标记,他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关注了一会视频中的内容,大型机械臂的最终测试报告。
操作鼠标随手滑动文档,一条长串的对勾标记自下而上滑过郭远的视野,直到文档最后,郭远看到了01做的总结性批注。
此款机械臂已经完美满足设计者的性能需求。
在新型号伺服电机动力的支持下,此机械臂无论是反应速度和动力都能够满足机械臂的动力需求。
可以满足大型金属构件的制造和搬运场景,满足大型工厂自动化改造所需的机械配置。
“机械臂到这儿应该就可以了,后面就是推广了。”郭远喃喃自语道。(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