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皇太极绕道喜峰口,大战伊始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更替,皇太极往喜峰口调动的兵马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除过喜峰口之外,皇太极还在洪山口,大安口驻有兵马,准备兵分三路直接突入关内。
这次皇太极几乎可以说是倾巢出动,顺便也将新组建的汉八旗也拉了出来。
由于现在皇太极已经将汉八旗组建了起来, 所以此时的皇太极的兵力已经远超历史上的兵力。
皇太极在攻打喜峰口之前还派出了一支人马前去佯攻山海关,以此来麻痹朝廷。
十月初三,由于小冰河的原因,辽东现在已经异常寒冷起来。
宁远城的城墙上,一个站在瞭望楼上的兵丁将手中的长矛放在旁边,双臂抱胸, 不停的跺着脚,希望以此能暖和一点。
他在瞭望楼上不停的哆嗦着, 眼睛不时往外看去。
忽然, 一道黑色的影子从天地尽头出现。
紧接着便是一道冲天烟尘,兵丁眯着眼睛向那个方向看去。
随着不断接近,兵丁也终于看清了,这是一股建奴骑兵。
“敌袭,敌袭!”
待到兵丁看清时,便急忙大声嘶喊起来,他直接跑到旁边的大钟旁边,抱起敲钟的木锤,狠狠的砸在了铜钟上。
“当当当!”
钟声从瞭望楼中传出,向着城内穿去。
袁崇焕正坐在巡抚衙门的大厅中烤着火,忽然听到了连绵不断的钟声。
“不好,这钟声是敌袭的钟声。”袁崇焕急忙站了起来,向外走去。
还没走两步,一个兵丁急忙冲了进来, “大人,建奴敌袭,建奴敌袭!”
“让所有人上城墙,再把吴襄给我找来!”袁崇焕皱着眉头, 一脸凝重的道。
“是!”
一盏茶的功夫,袁崇焕在亲卫的保护下登上了城墙。
吴襄也在这个时候顶盔带甲的冲了过来。
“吴总兵,你估计一下下面有多少建奴?”袁崇焕指着下方正在搭建帐篷的建奴。
建奴好像并不想即刻发动攻击,反而在距离城墙差不多四里的地方扎起了营帐。
吴襄眯着眼睛看向建奴,只见建奴的帐篷绵延数里,其中人影重重,“恐怕有三万人啊。”
吴襄看着正在扎营的建奴,一脸凝重的道。
“三万人?这恐怕是建奴的主力啊。”
“看衣甲颜色,这好像是皇太极的两黄旗和莽古尔泰的正蓝旗,还有阿敏的镶蓝旗。”吴襄看着远处正在扎营的建奴,一脸愁容的道。
当然,这些人马根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两黄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正儿八经的全被皇太极带到了喜峰口准备破关而入。
这些人只是由盛京城中的包衣奴才以及一些八旗中退下去的残废老兵组成的混淆视听的冒牌货,而且人数也没有三万人。撑死也就三千人,只不过带的帐篷比较多。其中大部分的帐篷还都是空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除非是走进看,否则的话,从外面看起来,根本发现不了什么。
“建奴的主力,这下有大麻烦了,快快上报朝廷。”袁崇焕看着城外的建奴营帐,一脸忧虑的道。
……
“八百里加急,拦我者死。八百里加急,拦我者死!”
一个从辽东而来的骑士将手中的马鞭狠狠的朝着胯下的战马挥去,直接穿过城门,向着皇宫而去。
几刻钟之后,一封从辽东而来的八百里加急放到了崇祯的案头上。
“大伴,你说这封军情是真是假?”崇祯放下手中的八百里加急,看向侍立在一旁的曹化淳。
曹化淳道:“应该是真的,这袁崇焕胆子再大,也不敢用八百里加急来糊弄皇爷。
上次我带着人马前去辽东暗查,并没有发现袁崇焕有什么不轨的地方。而且那次建奴也确实出兵山海关了,袁崇焕也并没有说谎。
虽然袁崇焕说的没错,但上次的那种程度关宁军完全可以应付过来,根本就不需要调动其他地方的兵马。”
“哼,他袁崇焕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朕心里清楚,无非就想学那李成梁一样,养宼自重!”崇祯不置可否,冷哼一声。
“这封折子交给内阁处理吧,让他们拿出个章程来。”
自从上次那件事之后,崇祯心里对袁崇焕就颇为失望。同时,对袁崇焕说的任何话也将信将疑起来。
否则的话,按照崇祯的性子,这封八百里加急崇祯也不可能丢给内阁处理。
……
“呜呜呜!”
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在喜峰口外十里处的地方响了起来。
一瞬间,绵延十几里的营帐瞬间嘈杂起来。无数人冲出营帐,向着前方冲去。
一个时辰之后,所有人集中在了营地正前方的一片空地上。
皇太极骑在一匹战马上,他穿着明黄色的面甲,锐利的眼神从这些士兵的身上扫过。
“今天,本汗要带着你们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冲进大明关内,洗劫大明京畿之地,攻打大明京城。
本汗可以答应你们,如果打下京城,十天不封刀。”
皇太极抽出腰间的腰刀,斜指苍天,厉声喝道:“杀杀杀!”
“杀杀杀杀!”
一时间,无数八旗士兵嘶吼了起来。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脸上满是疯狂之色。
此次入关,皇太极留守中军,莽古尔泰率领前锋已经先一步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