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陛下,德川家光不能留
火车车厢中各种惊讶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着,德川家的人以及天皇一脉的人什么时候见过火车?
没有见过火车的他们,坐在火车车厢中,就像是见到神迹一样不可思议。
火车行驶在山西的铁路上,哐当哐当的声音一直没有消散。
夜晚降临,火车车厢上空悬挂着的电灯将光良投向车厢当中。
德川家光再次被电灯给震惊了。
德川家光看着头顶上的电灯, 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
他脸上的震惊一直挂在脸上。
惊讶过后的德川家光安静了下来,不敢再乱动弹。
这一路上遇到的一切,都像是神迹一样,冲击着德川家光的心灵。
经过两天火车,德川家光终于到达了宣镇。
宣镇的繁华让德川家光大开眼界,倭国最繁华的江户也比不上宣镇的一半,他出了宣镇火车站之后, 眼睛就像是不够用一样, 不停的看向宣镇的大街小巷。
士兵们押送着这些人走出火车站,火车站外面已经有烧柴汽车等候多时。
德川家光这些人被押上烧柴汽车,往皇宫附近的大牢押送而去。
说到底,德川家光也不过是俘虏,赵文不可能对他太好。
虽然是大牢,但是大牢的环境还算可以。
德川家光被士兵押送到大牢中,坐在大牢中的德川家光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毕竟现在的他只是败军之将,虽然投降了,但是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别人善待。
德川家光坐在大牢的床上,看着大牢顶端挂的一个电灯。
“想不到这里还有这种神奇的灯,一个小小的牢房都有,真是想不到啊!”德川家光唏嘘不已。
明正天皇处在德川家光旁边的牢房中,明正天皇和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静静的看着书。
大牢外面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着。
其实,把守的士兵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宣镇这里德川家光人生地不熟,无法逃出去。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 赵文还是安排了士兵看守。
此时的赵文和往常一样, 批阅着送上来的奏折。
在他的手中,是一封宋虎送上来的军报。
军报上说,他现在已经将自己攻打地方全部拿下,整个东南沿海之地全都收复。
赵文放下手中的奏折,长出一口气,道:“东南一带全部拿下了,西南一代也快了。
西南多山,比较浪费时间,但是今年年底之前,肯定能将西南拿下,也是时候将京城拔除了。”
赵文看向京城的方向,目光炯炯!
赵文回过神来,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让人将德川家光以及倭国的天皇带过来,朕要见见他们!”赵文看向站在自己旁边的陈东来。
陈东来带着赵文的命令来到了大牢当中。
没多长时间,德川家光被带进了赵文的御书房中。
德川家光留着月代头,一个地中海的发型,脑门锃亮。个子很矮,只有一米五多。
他身上穿着囚服,只不过囚服有些宽大,套在他的身上有些滑稽。
明正天皇站在德川家光的旁边,两人看上去有几分相似。
两人站在御书房中,冲着赵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德川家光跪在地上,脑袋低下,身体拘谨,不敢有任何出格的动作。
德川家光明白,自己是生是死,全在今天了。
要是今天惹怒了赵文,那很大程度上就会没命。
为了活命,德川家光不得不小心翼翼。
赵文挥挥手,“起来吧!”
德川家光和明正天皇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在御书房中央。
“德川家光,明正天皇?”赵文看向两人。
“正是!”德川家光恭恭敬敬的回道。
明正天皇没有回答,静静的看着赵文。
“大皇帝陛下,她有些不太会说汉话,还请大皇帝见谅!”德川家康急忙解释道。
明正天皇二十岁不到,放在后世只不过刚刚上高中,赵文当然不可能和她一般见识。
“无妨!”赵文摇摇头,接着道:“德川家光,不知道你对我朝有什么看法?”
德川家光被洪承畴俘虏之后,洪承畴详细的给德川家光说过现在的局势,所以德川家光现在也知道如今的内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陛下英明神武,新朝强盛无比,在陛下的带领下,新朝定然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德川家光不停的拍着马屁。
赵文对于德川家光的马屁,不置可否,没有呵斥,静静的等着德川家光说完。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明正天皇是你的外甥女吧?”赵文看向明正天皇。
“回陛下,正是如此!”德川家光回道。
“这可有意思,我记得你们的天皇为了血脉的纯净,不是只和家族内的人结婚吗?她怎么会是你的外甥女?”赵文问道。
赵文当然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只不过现在见到了德川家光,赵文便想求证一下,历史上记载的到底正确不正确。
德川家光解释了起来,“陛下,这是因为那件事情,当时的天皇如果不私自授予僧人紫衣的话,天皇也不会这么快登基……”
听着德川家光的声音,赵文也肯定了下来,后世的历史并没有错,明正天皇之所以能登基成为天皇,和“紫衣事件”有很大的关系。
明正天皇的母亲是第二代幕府大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
明正天皇出生时,当时的后水尾天皇正值壮年,按理来说,明正天皇登基的概率非常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正天皇是当不了天皇的。
可是,后水尾天皇有些不知好歹,竟然私自授予僧人紫衣。
“紫衣”是授予僧人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在德川幕府公布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中明确规定朝廷不能私自授予紫衣。
天皇想要授予僧人“紫衣”必须经过德川幕府的同意,如果德川幕府不同意的话,天皇就不得授予僧人“紫衣”。
向僧人授予紫衣是天皇的一大经济来源,所以后水尾天皇一次向七十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