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吃
生活中,时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对某一件事十分投入。所投入的不一定是工作,有可能是玩游戏,还有可能是收集各种活动优惠券,更有可能是某项运动。
他们会在这些事情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因为无聊,而是因为他们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这才愿意费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自己。
也许有人会觉得,倘若将时间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是对时间的浪费,这不算孤独的一种优势。
但正如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由自己定义,自己有资格选择当下是看书,还是旅游,亦或者只是窝在家里打打游戏。
简单来说,只要一种爱好或者习惯,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深耕这件事,就不是一种错,只不过是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与其他人不同罢了。
而能不能深耕一件事,也能证明一个人是否能享受孤独。
习惯了孤独的人,一个人生活了太长时间,不愿为了合群而合群,这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爱好。
潜心做自己,就是习惯了孤独的最好证明,这份对爱好的投入,也终将使自己的人生受益。
生活中,很多人偶尔会有这样的经历。
和朋友在一起时,自己只用想自己要说什么样的话,下一步该去哪玩,该做什么样的事。
可是一旦只身一人在房间里呆着,会莫名其妙有一个声音质问自己:“当下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不少人正是畏惧这种感觉,这才想要避开一个人的独处时光,想尽力办法去融入集体当中,只是为了不经历这种质问。
可以说,有些人畏惧孤独的原因,不是总想有人陪,而是因为他们怕在孤独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独处时的思绪,往往是最敏捷的,所能想到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但产生的感悟,也是最扎心的。
抓住这些感悟,也许能让一个人的生活有质的飞跃,可很多人不敢去抓,不敢去面对,这才一直生活在舒适区,一直走不出当下的困境。
而那些敢于直面孤独的人,不畏惧内心深处的声音,能听到自己在说什么,才不会走上一条错的路。
他们总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选择。
三毛说过:“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畏惧孤独的人,习惯了有人陪伴,并且长期需要别人的陪伴。
一个人一旦如此,自己的价值会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上,这才更加无法忍受一个人的时光。
那些忙着合群的日子,又会耽误一个人寻找自己,这便是很多人价值低的重要原因。
毕竟,有些习惯,只有孤独惯了的人才能有,也是在孤独中,一个人才能更好地自我成就。
“我不是在享受孤独,我实在追求更好的超越。”张金涛对自己的行为下了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