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听尚云说村里人家家户户拥有的土地都在百来亩时,她不理解这么多的土地,怎么还贫穷。
尚云告诉她,尚家河村土地陡峭而且贫瘠,以前人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大量开荒种地。
种的地越多越累,但累和收入并不成正比例。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的正常产量也就三百斤左右。遇到霜冻或者干旱,就会绝收或者减产。
按照一斤小麦一元钱算,不要算成本,累死累活种一百亩山地,能够见多少钱,算一算就知道了。
如果算上肥料、籽种、农药、打碾和拉运费用,一亩地能见多少钱?
简直就不敢算,以前山里人也不知道去外面还能够打工,也就不算那些种地的事,反正农民就以种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是农民的生活。
现在,能够出去打工了,山里人终于算起了账,一算,都不愿意在山里种地了,纷纷进城打工去了。
在山里,并不是土地越多越能致富,看看那些被村民们遗弃的土地就知道了。
听尚云说了土地和打工的事,冰莲终于知道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种地了。
可尚云却不走大道,不随潮流,偏偏要留在大山,又是当村主任,又是当养殖场的厂长。
尚云说,他想为大山的人们踏出一条又一条的致富路,他要用他的行动告诉大家,留在大山依然可以致富。
尚云的坚持,尚云的犟脾气,究竟能不能有所回报?
尚云让冰莲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她从一个混社会的混混变成了一个知道自强的人。
尚云还让冰莲知道了,一个人活着,还有一种活法,那就是为了大家而活着。
尚云说,我虽然知道大家的事最难办,但我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越难办的事,我越想去办,冰莲,你能理解我吗?
说实在话,她还真不理解,但作为尚云最好的朋友,她还是在微信视频中对尚云说,云,我理解你。
尚云听了她说的话,是那么的高兴,还有那么一点点激动,对她说了好几个“谢谢”。
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个让她头疼如裂的夜晚,她感冒得浑身酸痛,一会儿冷一会热,那个夜晚,她多么多么渴望有一个人能够来陪陪她安慰她。
就在她以为所有的人都不会来的时候,尚云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神仙粥”,走进了冰冷的办公室,也是她的卧室。
那个时候,生活还是那么艰苦,她、尚云和马一行想起了去西原市办公司。
为了节约钱,他们三个人没有在城中心租房子,选择了在偏僻的城边租了三间房子,没有暖气,冬天得生火炉子取暖。
经常忘记填煤,火炉子老死火,他们经常冻得脸红,晚上睡在折叠床上,她经常蜷缩在被子里面。
如果不是父亲母亲一个劲催着叫她回城,也许她现在还和尚云在西原市一起办公司。
如果她不回城,尚云会不会选择留在他们三个人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九九红服务总公司?一次她开玩笑问这个问题,尚云想了想,并没有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
想起尚云,冰莲就想起了那一晚上尚云送来的“神仙粥”,因为那一碗“神仙粥”,她心里记住了尚云,抹也抹不去,忘也忘不了。
如何去帮助尚云圆梦呢?是冰莲在国外读书一直想着的事。
她想过求助父亲,也在父亲面前提了几次。父亲对她说,如果你说的那个尚云真的有点能耐,就干出一点事来,让大家看看,也让我看看,值不值得我去帮助他。
父亲既然这样说了,她也就不能继续去求父亲了。但愿上天能够保佑尚云,让他能够圆梦。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