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都憨厚,觉得自己家的地闲放着,一亩地也就一百元,一家最多也就三千元左右,也不急得用那么点钱。既然秋后结账,就秋后结账。

当然也有一部分农户,害怕尚云是皮包客,种了自己的地,到时候如果亏本了,拍拍屁股走人了,见不了钱,而且还让自家的地白白浪费了一年。

对于那些有所顾虑的农户,尚云也不去和他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反正山里地多,反正大量的地没有人愿意种,尚云要流转的就是农户废弃的耕地。

这几年,种地就有种粮补贴,土地荒芜了,就没有种粮补贴。尚云让废弃的土地重新种上了粮食,土地的主人不但能够见上一亩一百元的流转金,而且还可以享受上一亩一百左右的政府种地补贴。

在流转土地这个事上,没有多少难度,如果尚云想继续出钱流转,还可以流转几万亩。

没有那么多钱了,尚云不想继续流转了。流转来的土地需要旋耕、施肥,这些都离不开钱,而且种子也需要用钱来买,锄地、收割都需要钱。

突然手中有了如此多的土地,尚云也成了名人。当人们纷纷不愿意种地时,尚云却选择了种地。

大家不理解尚云,许多人等着看尚云如何折腾。如果多的土地,不像浮桥城乡共种实验菜园只有二百来亩地,难道尚云要和城里人一起来种地。

尚云大面积流转土地的消息,被许多村的村支书知道了,许多村支书开始打电话让尚云来流转他们村的耕地。

耕地荒芜,已经成了各个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按照上面的规定,耕地是不准荒芜的,必须要确保耕地红线。

为了让废弃的耕地重新长上粮食,乡村干部磨破嘴皮,还是收效很少,许多家庭全家都搬走了,男人外出打工去了,女人带着娃娃进城成了陪读妈妈,自家的地也就没有人种了。

亲戚邻居自己家的土地都种不完,当然不会去种其它人的耕地。土地,以前是人们心里的宝,人们一度为了吃饱肚子,疯狂地开荒种地,现在的土地,越来越被农户冷漠了。

听说尚云在大面积流转土地,许多支书仿佛看到了解决他们村荒芜耕地的办法,纷纷打电话找尚云。

有二十二个村支书开出的条件是,流转费不要你掏一分钱,只要你来把耕地复垦了,不要荒芜了就行了。

尚云听了那二十二个村支书的话,心疼他了五百万元签订的那些流转合同。早知道不用出钱能够流转来土地,他就不会钱去流转土地了。

尚云心里在纠结着,要不要把那些流转土地的合同和农户废除了去。合同刚签订,也没有进农户的土地,这个时候去和农户废除合同,应该难度不大。

主要的问题是,人都是有脸的,刚刚签订了合同,还没有过一个月,便提出来要废除,这样会让那些农户怎么看尚云。

这一万亩土地流转合同,涉及到环江县二十个乡镇一百二十个村,如果尚云突然提出来要终止合同,按合同要求,得给农户给百分之二百的违约金。

即使尚云把脸一抹,去求农户废除合同,也得出高于流转费的违约金。如果尚云不给违约金,农户怎么看待尚云?这种事,绝不能去做,生意人,最讲究的是信用。尚云和农户的合作才刚刚开始,一定要将信用放在最前面。

在这件事上,尚云终于认识到他还是太匆忙,对市场调研不足,让他在没有种地前,便白白浪费了一百万元,本来能够不出这一百万元就能够流转来耕地,偏偏自己出钱去流转了一万亩。

种地究竟能不能见来钱,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一切都要看老天爷的脸,如果老天爷不下雨,地上的庄稼就会旱死。如果老天爷突然来一场冰雹,亭亭玉立的庄稼就会被打死。

做事,最害怕瞻前顾后。考虑重重,便什么都干不成。

既然已经决定要豁出去干一番事,就不要瞻前顾后。

要干就干大,尚云在一亩地出了一百块钱流转来一万亩耕地的基础上,再一次免费流转来了一万五千亩耕地,总涉及到两个县二百八十九个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