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县长问道:“不知尚经理以何种方式和我们合作?”

尚云笑了笑,说道:“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你们把土地送给我,让我发财!”

大家跟着笑了,笑声过后,白书记说道:“我们的群众很大方,已经给尚经理送了1.5万亩,而且一送就是5年。常言道,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才是为人处世之道,我想尚经理也不是小气之人,该到了尚经理给我们群众送礼的时候了。”

尚云笑了笑,说道:“白书记说的有理,我准备从中牵线搭桥,让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到时候我只提取牵线费就行了。”

白书记说道:“和尚经理打交道的都是一些老外,这订单种植合同签订了,万一老外反悔了,打起官司还是比较麻烦的。”

尚云说道:“我可以让老外提供紫苏种子,并提供前期种植的运作资金,按每亩一百元提供,并且让老外给我公司交付每亩二百元钱的保证金。有这些钱,即使老外不来收购紫苏,农户也可以领到一亩二百块钱的补助。”

白书记说道:“如此非常好,这样做,就为农户吃上了定心丸!”

尚云说道:“不过,我在和农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总发现我们的农户对合同意识比较淡,一旦签订了合同,就不能违约,老外有许多顾虑,要县政府进行担保。”

梁县长说道:“他们顾虑什么?只要能够把紫苏销售出去,就可以为农户带来非常好的收益,难道还担心农户不卖吗?”

尚云说道:“一旦你们县种植紫苏成功了,就会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时候就会有一些哄抬价格的,一旦来的客商给出的价格超出了订单种植价格,农户眼中只有钱,就会不顾合同,到时候就会违约。”

梁县长说道:“不知道老外给出的合同收购价是多少?”

尚云说道:“紫苏梗一斤4.5元,要求水分低于20%,紫苏籽一斤17元,要求纯度在95%、水分低于10%。一旦年底交货时,市场价低于这个价格,老外会以这个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

梁县长说道:“如果市场价上去呢,能不能随着市场价进行上浮。”

尚云说道:“由于国外和国内的市场价经常有偏差,为了避免到时候产生纠纷,刚才我说的价格就是收购价,无论市场怎么起伏不定,就是那个收购价。”

白书记说道:“尚经理,这个价格可是明显低于你去年的出售价格,我想这里面一定还是有浮动空间的,你看能不能再提高一点。”

尚云说道:“是的,的确比我去年交货的价格低,但我去年种植紫苏时,种子、肥料和旋地都是自己掏的钱,现在农户种紫苏,种子是老外提供的,而且一亩地还能够领到一百块钱的启动资金,算下来,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农户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也不用担心价格下滑造成的影响。”

白书记环视了四周,用目光打量着各位领导,说道:“在坐的各位,有什么意见吗?”

主管农业的马副书记说道:“我刚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一亩产150斤紫苏籽计算,单紫苏籽就可以卖二千五百多元,比种什么都效益好。”

其他领导也发表了意见,都觉得非常好,白书记最后说道:“既然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那么会后,尽快和尚经理联系,签订订单种植合同。”

尚云说道:“既然各位领导决定在赤城县种植紫苏,那么就十天后,我带着外国友人来和县政府签订一个总的订单种植合同,至于和农户的种植合同,我们就不介入了,到时候,我公司向县政府要货,由我统一向外国友人提供货。白书记,梁县长,还有在坐的各位领导,你们看看,这样可以吗?”

白书记笑道:“尚经理是在向我们甩担子呀!不过,只要你能够给我们的农户带来非常好的效益,这个担子我们还是担了,还有一亩二百块钱的保证金到时候要放在县政府的账上,不能放在你的公司。”

尚云点头同意了,县政府做起了担保,当然外国友人给的保证金应该交给县政府。

有县政府出面,尚云的心里踏实了,这样不但省去了许多的麻烦,而且也节省了许多的时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