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直接把黄蒿煎成汤,用来清洗患处,也可以把新鲜的黄蒿研碎后取出汁液,直接涂抹患处,两种办法,都能够达到治疗皮肤病的作用。

比起成熟后的黄蒿来,刚露出地面、没有起苔的黄蒿幼苗,医疗作用更好更广。

刚出苗没有起苔的黄蒿名字不叫黄蒿,它有个中药名字叫茵陈。

茵陈是一种中药,具有清利湿热、疏利肝胆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风疹、湿疹、胆囊炎、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等疾病,茵陈还可以帮助扩张血管,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压,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茵陈还能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

茵陈的用途如此广,为什么不值钱?

尚云觉得,不但茵陈,而且许多中草药,它们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但它们的价格却偏低,原因在于,它们的量很大,但市场利用率并不高,人们习惯用西药,而很少用中药,造成了中草药市场的低迷。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总在不断地利用山里生长的草药为人类治病。

人们常说:“中药治本”,但中药作用缓慢,当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的时候,治本的中药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山里的那些草草,一定会救活一个个人!

尚云望着贴地而生的茵陈,想着能不能把这茵陈变成钱。

他上学时,也用铲子铲过茵陈,一斤一元钱,非常费力,也见不了几个钱,不如挖秦艽和柴胡。

尚云拨通了西原市最大的中草药收购商袁粉岭的电话,他想了解一下茵陈的价格。

对这个帮助他赚到第一桶金的袁老板,尚云一直心存感激,两年来,他一直和袁老板保持着联系。

袁粉岭也特别看好尚云,经常给自己的孩子讲尚云的故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自强自立。

袁粉岭告诉尚云:“今年的茵陈市场价比往年好,一斤3元,市场缺口也大,包括农村山里大量生长的秦艽和苦豆,都是抢手货,但价格并不怎么好。”

一斤只有3元?一个青壮年铲茵陈,一天到晚也弄不了一百三十块钱。现在小工的价涨了,一天管吃管住最少一百三十元钱。

铲茵陈,还不如去打工。没有青壮年会铲茵陈的,留守的大爷大娘会铲一点,但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那些茵陈,要么长在荒山荒沟,要么长在还没有耕的地里,生长零散,而且长势不好。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专门去铲茵陈,一天到晚也弄不来多少钱。

如果像种药材一样去种茵陈,一亩地会收入多少钱?

被农民当成害的茵陈,尚云想去种,当这个想法冒出尚云的脑海时,尚云也笑自己太幼稚了。

面对冒出来的怪想法,幼稚的人要么一笑而过,要么会考虑,如果按照这样的怪想法去做,会做出什么样的怪事,还会让身边的人怎么去看待自己。

尚云已经走过了幼稚期,经过两年多的打拼,他的思想已经接近成熟。

施肥,旋地,精耕细作,整块去种植茵陈,究竟是一件幼稚的想法,还是一件成熟的想法呢?

尚云望着一块块大地,陷入了沉思。山风轻轻地吹过,一个个幼嫩的茵陈在笑吟吟地生长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