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收割期一般在半个月左右,错过这半个月的最佳收割期,茵陈就变成了废柴。
尚云没有过多的时间耗在机器制造的实验上,他必须要尽快弄到一台能够收割茵陈的机器来,他没有答应那家要实验费厂家的要求。
国内没有专门种植茵陈的,人们对茵陈机器的需求量少,也是厂家不愿意生产茵陈收割机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厂家直接表示,如果你想要一二百台那样的机器,我们愿意成立团队去设计出你需要的机器来,一两台,你出的钱少了,不够我们的设计成本,出的钱多了,你一定觉得不划算。
人家说的是实话,就300亩的茵陈,种植面积还是太少。厂家要生产,就得要设计和实验,就那么一点面积,没有那一个厂家愿意去耗时设计一台机器的。
虽然其它耕地上也有茵陈,可都是风种的,这儿有,那儿没有,大型机器即使能够收,也不够油钱和人工费。
这生产茵陈收割机器的事没有谈成,尚云还是有些不甘心。
如果大型的收割机不能收割茵陈,就设计出一个小型的,小型的总应该能行吧。
尚云又联系了一家生产中小型机器的厂家,厂家听了尚云的想法,对尚云说道:“你可以用人力背负式的收割机去收割。”
尚云说道:“这个可以,曾经我背着收过苜蓿,苜蓿地里的草会随着苜蓿草一起被割下来。”
厂家说道:“是呀,只有这种人力背负式收割机才能够贴地而收,而且可以保证不伤茵陈,其它稍微大一点的,要么收不上茵陈,要么会收一部分丢一部分。”
尚云说道:“如果我把这300亩茵陈种植成功了,还会种植许多,那么人力背负式的收割机还是成本太高了,我希望你们能够设计出一种带舱的收割机,那样就不会造成收割下来的茵陈到处都是,收割成本也就会降下来。”
厂家听了尚云的话,说道:“小伙子,你竟然要种那个东西,你能确保你能够赚来钱吗?等你赚来钱了,准备种几千亩的时候了,再来找我,我一定会按照你的要求给你生产出一批茵陈收割机器来。”
尚云知道,大家一定把他当成了一个怪物,觉得把蒿子种植在地上,就是在胡折腾。
既然生产收割机器的事谈不成,尚云就必须将心思在雇佣人工上。
这几年,人工的费用还是挺高的,一个泥瓦工匠的工资一天在三百元左右,一个小工的工资一天在一百三十元左右。
如果按照天进行雇佣人干活,有些雇佣来干活的就不好好干,故意混日子,等着天黑。
去年,他的实验菜园雇佣了一批干活的,当时说好按天开工资,结果,一天能够完成的活,他们干了三天。
后来,为了提高效率,采用了包工,把菜园化成块,根据不同地块的草,按照地块往出包。
包工制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率,菜园再也没有“磨洋工”的人了,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干活,恨不得两天的活半天干完。
只要出钱,而且是出足够多的钱,就能够雇佣来干活的。
问题是这些茵陈究竟会带来多少收益,除过成本,会带来多少收益?他心里没有底。
没有实验,就不知道。也许除过成本,他不但不会赚钱,而且还会亏本,也许会赚来一部分钱。
这满地的茵陈要变成钱,不但有人工收割的成本,而且有运输的成本。运输的成本并不比收割的成本低,一部分地块,只能进去个三轮车,大型运输车进不了地,需要三轮车转运,在转运的过程中会重新产生人工的装运费。
每一笔钱,都不是好赚的,特别是要想在黄土地上弄钱,每一分钱都是汗水和力气换来的。
一亩茵陈究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会产生多少收益,还是一个未知数。
三个月后,种了茵陈的耕地,便不能种大秋作物了,也不能种植紫苏了,只能种植小秋作物,比如小糜子和甜荞、苦荞。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