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杜如晦在判断大事上很有见地,房玄龄和他配合得极为默契,两人也留下“房谋杜断”的典故,成为了当时、后世官场上流传不绝的一段佳话。】刘邦由衷的赞叹了一声:“一心一意为了主公,这简直就是人臣的典范啊!”

“房谋杜断,太宗的左膀右臂,自然非同凡响!”李隆基与有荣焉的说道。

“唉我大明难道就只有一位张居正吗?”朱元璋有些不甘心,他也不由得再次审视历史上自己的那些所作所为,是否打过打击那些官员的积极性了?

“确实令人羡慕。”杨广说到这儿,忍不住咧嘴一笑,道:“不过现在这两人都将是朕的人了!”

【玄武门之变来到前,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已经矛盾重重。

为了稳固太子之位,李建成先是像李渊打小报告,将房玄龄、杜如晦清出了李世民的亲王府。

没有了房、杜二人的相助,李世民多次陷入了危及生命的危机。

多次遇险的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秘密地接回房、杜二人,并在他们二人的帮助下,秦王李世民成功的发动了这场极为重要的政变。

消灭了主要对手之后,李世民也如愿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即位后,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在他那长达二十二年的宰相生涯中,房玄龄忠心耿耿,为贞观之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甚至肯屈尊兼做“度支郎中”,亲力亲为地打理财政预算和账目。

他的忙碌让李世民都觉得难以承受,甚至还当面劝他不要总把自己弄得太疲惫,可房玄龄依旧如故,不为所动。】

【房玄龄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李世民授予他“太子少师”的职衔时,他上表请求解除机要职务,退出权力中枢。李世民不仅不批准,还下沼命令他不得继续上表就同一问题再次表达请求。

当太子准备仪仗队要正式拜见老师的时候,房玄龄始终没敢接受如此礼遇。

房玄龄纵使身居相位,仍谦恭礼让,谨慎维持君臣之道。】

【纵观房玄龄一生,他作出的贡献数不胜数: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二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其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为后来的《永徽律》及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

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为贞观善政之首.

他善于用人,不以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

《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的功绩还远远不止这些,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

有人为房玄龄给出了“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这样的评价,贤明又低调,这样的宰相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