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隆盛商行龚东家

第十六章隆盛商行龚东家

海防镇,晨雾渐散,曙光初露。

集市主街道东头,靠近码头的地方,有一家名叫“隆盛商行”的商号,处于最热闹的地点。

这家商号当街是五开间的大铺面,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的后院。

出铺面后门,院子正中是一条鹅卵石甬道,通往一座粉墙黛瓦的正宅,正宅居中一间是内堂,内堂两侧,则是主人的起居室。

内堂门前的石级上,摆着两盆百年铁树,象征着主人的身份。

甬道两旁植有各种草树木,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两颗老榆树枝繁叶茂,给院中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

正宅的两旁,各有回廊通向东西两侧。

东侧是伙计歇息的厢房,厢房前的树下,有口水井。

西侧则是一条夹弄,夹弄的间壁上有一道拱形的门,门外是一个独立的别院,专门用来接待贵客小住。

沿回廊向后,越过主宅,是一个树影婆娑的后园。

走进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养着锦鲤的池塘。

池塘的水是活水,清澈见底,色彩斑斓的锦鲤,在水草间优雅地穿梭嬉戏,时不时地激起一波水……

池塘一角,有一座太湖石垒成的假山。

假山四周种植的各种热带草,正值开放时节,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各色卉争奇斗艳、招蜂引蝶,仿佛要与水中的锦鲤比一比,究竟谁更艳丽。

沿着池边一条弯曲而幽深的青石小径,一直往里走,绕过假山,透过浓密的树荫,可以看见池塘向前拐了个弯,通向一个更大的莲池。

盛夏的六月,正值季,一阵微风吹过,盛开的莲飘来一阵阵清香。

满池的荷叶舒展似伞,晶莹的露珠散成许多细小的碎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闪烁着细细的光彩,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一条琉璃瓦曲廊蜿蜒伸向池中,尽头是一座八角凉亭。

凉亭近旁栽植的,都是一些名贵的品种,有“金莲”、“碧莲”,还有“并蒂莲”……

每天清晨,坐在凉亭内悠闲地品茶赏莲,在娴雅的沁人清香中,静静感受“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之意境,是园主人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园尽头是一道青砖围墙,东北角开有一扇角门,西边角则修有一座沿墙的独立小院,那是仆役下人们的住所……

这是一家富商大户才能拥有的大商号。

院子里,原本浓郁得不见人影的晨雾,这时已经消退了,白蒙蒙的雾点子,一阵一阵地翻腾飘散,使得院内犹如仙境,几名伙计已经在微亮的天光中,忙碌地提水烧粥……

商号前方不远处,是一大片空旷的货场,半个月前,商号在那里支了一个临时施粥铺。

“隆盛商行”实力超群,是一家华人开的老号,总号设在河内(这个时代安南人称为东京)。

虽然这里是主人起家的地方,但现在只是一家重要的分号,主要的业务,是海上贸易和物资转运。

……

“老爷,这几天,海上过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咱们的粥铺天天加码,却也有点杯水车薪了……”

此刻,凉亭内,商行的老掌柜张海发,陪着早起的东家,正在喝早茶。

凉亭外,围墙根下,几名家丁正在晨练,舞刀弄棒、呼喝连连。

商号的东家名叫龚振浩,五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淡蓝色宽袖便服,显得很是清爽,头上戴着一顶四方平定巾,瘦削的脸上略带忧色。

平时,龚振浩常住在东京郊外,他在那儿有一个大庄园。

二十多年前,他来到安南从商,以海路贸易起家,一路打拼,他的商行已在各地开了几十间分号,涉及诸多行业,积攒了巨量的财富。

发财后,他便不断地买地,建庄园,现已拥有良田万亩,光雇佣的佃农便有好几千,蓄养的护庄家丁也有上百人,家大业大,他每年已难得来海防一次。

这次,他听说国内战火逼近,渡海而来的福建和两广难民越来越多。

正好,总号有一批大米运往海防,准备销往国内,他便带几名家丁跟了过来,亲自了解情况。

他身旁,掌柜张海发一身青布短衣,头戴一方黑色网巾,显得精干又清爽。

“嗯……”

东家龚振浩轻叹一声,“不管怎么说,都是故土来的人,咱们尽力而为吧。”

说着,他放下茶盏,拿起手边的汗巾,轻轻拭去额头的细汗。

“是,老爷。”

张海发轻声应道。

“阿发,你最近操心的事太多,注意身体,别太累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