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停靠在码头的“陆丰”号的时候,瞿式耜惊骇莫名,彻底被镇住了。

原来,西洋科技,竟已如此厉害了么?

把瞿式耜送回客房歇息后,林啸却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了。

离开白沙岛基地半月有余,基地的面貌,已有了很大的不同。

何翼很得力,短短的时间内,他就组织了三千多名难民青壮参与基建,而且,大多是有泥木工手艺的,各营士兵压力大减。

基地营房、货场、道路已基本竣工。

桃湖岸边的生活区,也已完工近半,有十几幢平房已经交付使用,并且已经通了电。

目前,有一千多名工匠,正热火朝天地加紧开建桃湖边的几幢独立院落,这是林啸为几位国宝级的专家建造的温暖小窝。

林啸和何翼闲聊了几句,询问了一下防城镇难民安置区的建设问题。

得知那边也已开挖地基,大部分工匠已经在那边扎营,不日即可开工。

得到救济后,能吃饱饭百姓积极性相当高,可以说男女老幼人人出力,只要听说是义军派下去的活,都抢着干,踊跃得很,甚至还有许多年轻人,一直在打听要不要招兵,都想参加义军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林啸听罢,感慨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老掌柜,您派人去和苗知府商量一下,钦州那边的难民安置,照此办理,民工仍然以工代赈,所需粮食、银两全部由我们解决,筹划好后,您和老陈去商议领取好了。”

“好的,林大人,你们真是百姓的救星啊!在下替他们,感谢林大人啦!”

“老掌柜谬赞了,”

林啸连连摆手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不是哪位大人的天下,没有百姓的辛勤耕织,天下人的吃穿从何而来?”

“是是是!”

“我等立志驱逐胡虏,复我华夏,为的不就是,能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么?这是我等的责任呀,倒是老前辈您披肝沥胆,倾力相助,我等该好好感谢您才对啊……”

……

辞别何老爷子,林啸又来到兵工厂,看望曹嘉文他们。

他急切的想知道,那些卸下的兵工厂设备,究竟能生产出什么水平的军火。

兵工厂房已建造完工并也通了电。

尽管墙上的石灰还带着新鲜的潮气,曹嘉文和孙雷,已经迫不及待的带着“陆丰”号几名年轻海员日夜赶工,安装调试机器了。

“龙升”轮上的货物已经全部驳运上岸。

其中,比较敏感的军火等物资,已经运至大独墩山洞,孙雷和卢华已带人,基本清点完毕。

粮食、钢材、水泥等物资,都已存放于堆场旁的简易库房内,其他大件机器设备大多仍未拆封,装在货柜内,整齐堆放在码头旁货场上,一排接一排很有气势。

陈一鸣带着“龙升”号和“独角兽”号为主的船队,已经往返安南一次,运回了几万吨粮食,过几天又要出发了。

安南海防存放的首批五百万石军粮,以及数百万两军饷,需要船队往返好几次,才能运完。

林啸特地去看了下那批钢材和水泥。

钢材,主要以钢锭和钢板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特种钢管,从装箱单上看,有一万多吨。

速干水泥,本是阿三进口了,用来浇铸机场跑道的,有五千吨左右,浇铸码头和堆场地坪的时候,已经用掉了一些……

曹嘉文和孙雷正在车间里,带着几名实习海员,安装调试机器设备。

孙雷指挥士兵,把军火运至山洞后,嫌清点工作太枯燥,加上卢华对他的殷勤态度并不感冒,便有些无趣和尴尬,就自请到兵工厂来帮忙,聊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

一手油污的曹嘉文,乐呵呵的介绍起了他的设想。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