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出三千多人,编成一支精锐的攻坚步兵,余下的二千多老弱士兵被淘汰,整编为浔州守备和后勤部队。

刘旭磊把义军的“七杀令”和军歌,全部教给了这支明军,并趁机强化了纪律教育。

从此,焦琏的这支精锐部队,被深深的打上了林啸义军的烙印。

对于万余清军俘虏,焦琏毫不含糊,通过相互揭发指证,凡是杀戮过百姓,奸淫过妇女的一律斩首,直杀得血流成河。

余下的五千多人,则由淘汰下来的守城明军看押管理,其中,一千多年轻力壮的被编入民夫队,给了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

正当刘旭磊和焦琏,热火朝天地整军备战的时候,林啸他们,却还在赶路。

祝俞嘉缴获的上千匹军马中,大多是挽马,真正能上阵冲锋的战马,还不到三百匹。

林啸干脆把它们全部平分,分别装备给了丁帅的一营和祝俞嘉的三营,让他们组织先遣分队,快速赶往一百多里外的甘棠镇,和八十多里外的黎塘镇。

余下的挽马,也平分给一营和三营的辎重连和机炮排,替换下了原有的滇马。

李元胤的明军,因训练耽搁了两天,当张晨枫带着一千多匹刘旭磊送的战马回来时,一营和三营早已出发,林啸和李元胤他们,也刚想动身。

林啸见状,就让侦察连和警卫排也把原有的滇马替换掉,剩余的战马,则全部送给了李元胤。

李元胤的禁军,当初全盛时,也是一支骑兵部队。

后来逐渐消耗,只剩了几百匹战马,而且,几乎都是体形较小的滇马。

见到林啸奉送的几百匹北方高头大马,李元胤喜出望外,当即组成了一千骑兵,与林啸他们一起,急速追赶三营而去。

剩余的大队步兵,则护送野战医护队,和瞿式耜、张同敞等人,随后徐徐跟上。

结果,刚行至半路,老天却下起了绵绵冬雨。

雨虽不大却非常阴冷,雨丝如烟如雾般,悄然飘洒在一路上的残垣断壁里、枯枝败叶上,潮湿了大地,潮湿了房屋,潮湿了树木,潮湿了路上行人的衣衫,更潮湿了行人的心情……

尽管道路泥泞难行,牵挂前线的林啸,却不准备半路宿营。

他必须尽快赶往为孔有德预设的战场,抓紧时间观察地形,部署兵力。

一路千辛万苦,赶到黎塘的时候,天已擦黑。

林啸吩咐祝俞嘉,赶快给又饥又冷的士兵们安排宿营地,祝俞嘉很细心的在帐篷中准备了姜汤和柴火。

将李元胤及其手下士兵都安顿好后,林啸在祝俞嘉的指挥部换了身衣服,一边喝着姜汤,一边听着祝俞嘉的敌情汇报。

“据斥候报告,清军前锋刚刚拿下来宾,目前驻扎在距此不到百里的良江镇一带……”

刘旭磊简单扼要的介绍着,“其主力,两天前刚从柳州动身,孔有德亲自带队,尚在来宾以北的凤凰镇一带,天雨路滑,估计最快今晚也只能于来宾宿营。”

“前锋大约有多少人?”

“人数不多,约有三千人,但都是骑兵,主力人数不详,看架势,得有好几万,光民夫就征用了上万人。”

“嗯……”

林啸盯着地图,问道,“依你看,他们会走哪条路?”

“从地图上看,从来宾前往南宁,有三条路可走,其中,从贵县绕路,再折返向西都是大路,这条路是最安全的,”

祝俞嘉沉吟着说道,“不过我觉得,孔有德恐怕不会去和尚之信会合吧?”

“嗯……作为三顺王之首,进攻广西本来就是他的任务,尚可喜和耿继茂已经完成了攻克广东的任务,这次只是策应行动,孔有德,是不会把直捣南宁的功劳,让给别人的,”

林啸抬起头,皱眉沉吟道,“那么……剩下的两条路,他究竟会走哪条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