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地产的耐火材料之后,周晓杰他们修建了一座化铁炉,有了这个化铁炉,他们便在几次小规模的炼钢中,成功的炼出了钢材来。

现在,一炉新的铁水,已从化铁炉倒入转炉内开始吹炼。

此时,鼓风机的风压很足,铁水在热风的催动下不断升温,周晓杰紧紧的盯着炉内的火舌,一朵一朵的铁在不断的爆现,火舌是红黄色的,接着是黄白色、白色,最后完全白得发亮,这说明,炉温正在不断的升高。

吹炼持续了差不多十多分钟,星形的碳密度不断加大,白亮的火舌由短变长,此时,碳的燃烧进入到高峰。

当他看到火舌开始变短,碳稀疏起来的时候,便知道,铁水中剩余的碳含量,开始接近钢的含量了,他用摇炉杆上下起落了几次,看看有没有更多的碳爆出,当看到碳没有突然增多,就下令关风。

随后,穿着厚厚防护服,带着藤帽的工人们,把炉盖和风管一一拆掉,开始打渣和扒渣,进行最后的浇铸。

浇铸冷却成型之后,就是钢锭了,至于这个钢锭是高碳、中碳还是低碳,周晓杰暂时还控制不了,每炼一炉出来,就要做一次检验,来确定这是什么钢……

林啸在一旁,静静地观摩了整个过程。

尽管他离转炉有好一段距离,仍然觉得裸露的皮肤被烤得发烫,可想而知,真正的炼钢工人,将冒着多么高的温度工作,更别提现在,还根本没有后世工人必备的护目镜了。

“生铁炮弹,老曹的图纸已经过来了,马上就能生产,目前比较困难的,就是炼出合格的钢了,等产出性能稳定的粗钢后,再考虑添加其他金属二次冶炼,到那时,你的枪炮原料才能无忧。”

周晓杰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说道,他知道林啸会问,就先开口了。

“那,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很难说,我努力吧,争取一个月之内搞出来。”

“好,周工辛苦了,不过别太拼,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啊,大不了,曹工那边再消耗一点库存钢。”

钢锭还在冷却,周晓杰就陪着林啸,前往化工厂参观。

那里,一套小型的土制肥皂生产设备正在运行,约有十来名工人,正紧张地忙碌着。

说是小型,只是针对后世化工厂的规模来说的,其实日产量还不错。

在这个时代,生产出的肥皂,将为他们带来大量的财富,另外,还将带来一种重要的副产品——甘油,这可是生产硝化甘油的主要原料,有了硝化甘油,才能制造无烟火药。

另一个车间,氨水的生产设备,还在缓慢的安装,陈一鸣留下的几名机匠,就被借用在这里工作。

“这些设备,都是由曹工的机床造出来的,虽然简单,精度还是很高的,只不过,合格的操作工人,实在太难培养了,对于科学,他们完全是一张白纸啊,”

周晓杰感叹道,“要是没有老陈派人过来帮忙,别说安装机器了,光是培训操作工人,至少得半年时间。”

“是啊,看来,是我之前太天真了,我们这些人,从小读了这么多年书,平时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识有多宝贵,现在看来,我们个个都是宝贝呢,”

林啸也有感而发,“尤其是你们几位,每缺少一人,就会给科技树带来一个缺口,因而,新式学馆的修建,得加快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

周晓杰闻言噗嗤笑出了声。

这家伙,还真是牙尖嘴利,毛主席的话,都信手拈来。

提问:1、南京,在元朝时的名称是?a、建康;b、集庆;c、江宁。

2、永历阅军,林啸射击表演时,三枪击落了高空中的什么?a、酒坛;b、瓷碟;c、飞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