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荀彧
人的一辈子,总是在求,和不求之间徘徊者,有所求,也有所不求。
蔡邕,他的前半生, 忠君两个字,已经贯彻了所有的主题,为了这大汉,也为了灵帝,他奔波劳碌的半辈子。
当初被放逐江东,是他给灵帝扛下了锅。
为了朝廷安稳。
也为了灵帝能保存拿着帝王之威, 他甘愿承受这苦难。
而他的下半生。
仿佛是从黄巾之乱开始。
那时候的大汉,已经是一个暮气的皇朝了。
为了挽救大汉皇朝,为了重现大汉盛世, 他也用尽了力气,甚至可以搭上自己的女儿,搭上自己那经营了一生的名誉。
当初之所以会把女儿嫁给了牧景。
嫁给了贼寇出身的牧氏。
那是为了拉拢了光熹朝第一权臣牧山。
只要牧山好好辅助少帝,他相信,大汉皇朝,还是有希望了。
可惜,有些事情,难如人愿。
大汉,还是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走向了末代,让这世道,也成为了一个乱世,诸侯乱战,重演四百年前的世道。
他的希望, 也随着的刘协的一步步臭棋, 变成了绝望。
刘协杀其兄刘辩灭嫡母何太后, 这为其一之罪, 本就是儒家礼仪所不能容忍的一桩罪而已。
可为了天下,也不是不能忍。
蔡邕忍住了,他虽然心在牧营,可心在汉,始终不愿意出仕途,始终不愿意辅助牧景,因为他对汉室,还是希望。
可后来呢?
西凉董卓把持朝政,刘协最后沦为傀儡,越发让他变得失望。
关中之战。
算是唯一的一步好棋,却更加的体现了,刘协在这乱世之中的微不足道,哪怕干掉了董卓,他也没有重整天下的能力了。
不过只是从董卓的傀儡,变成了曹操的傀儡。
这样下去。
汉室还有什么希望。
蔡邕选择出出仕,一方面是不想和牧景僵持,让自己的闺女搁在中间难受,另外一方面,未尝不是一个观望时势。
当初在牧景进行新政推广的时候,他和牧景约下一个赌注,就是对牧景的一个考验。
牧景做到了。
他也认输了。
输了心里面的大汉皇朝,输了几十年维持的忠君之念。
算是为天下百姓,服一次软了。
因为他真的能感觉到,明侯府管辖之下的百姓,虽然也不是很好过,日子也是苦的,可皆然都看到希望的存在。
这种生活的希望,在大汉子民的身上,已经很久没有看得到了,仿佛就是从当年的黄巾之乱开始,百姓们就失去了多生活的希望了。
所以,哪怕这一次封王之议,哪怕明知道一旦封王,牧景将会彻底的走上了背叛大汉的征途,他的心中,也并没有太多了抗拒。
当然,多少有一些涟漪。
“此议,老夫弃权!”
蔡邕看着牧景,低沉的说道:“你自己走的路,该怎么走,你自己能想得清楚,就行了,万望你日后,不忘初衷,不忘天下百姓!”
“父亲!”
牧景长长松了一口气,微笑的说道:“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吾非一人之主,天下非牧氏之天下,某不管走得多远,终究是记住这句话的!”
有些原则,代表性命,他从不害怕蔡邕会对自己不利,只是终究怕有一日,自己会因为这时势,让被迫拿起屠刀杀了蔡邕,因为他的原则就是汉室。
打破了他原则,无疑是摧毁他的信仰,更是泯灭他的精神,这是很艰难很艰难的事情。
只要他一日不该初心。
总有一日会走到对头的。
如今,蔡邕对汉室的绝望,和对自己的退让,或许能让结局,变得更加的美好。
…………………………
这提议是好提议,但是也不是随便能接下来了,还是要观望一下时局,所以牧景把来自朝廷的使者,给晾起来了。
他在等。
等什么呢?
等天子,或者曹操的反应。
如果这件事情,有一个人在其中主导,那么另外一个人,必然会有反应。
得看他们的反应。
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传令天下景武司,把天子将会封赏明侯为朝廷上第一个异姓王的消息,给我传出去,闹的天下所有人都要知道,包括河北!”
牧景对赵信说道。
“诺!”
赵信立刻去办。
牧景的思绪,开始变得更加的诡谲了,他的脑子里面,不断的转动起来了,一个个念头,让他有些头晕脑胀的。
这件事情,可不简单啊。
自己要不要封王?
西南要不要建朝立国?
都要审时度势之后,才能做出决断,不然走出一步,可能就会毁掉明侯府十年的经营。
…………………………
许都。
皇宫。
相对于雒阳那宫殿,这皇宫自然是显得有些简陋和寒酸的,而且曹操也不可能为了天子重新建造一个堪比未央宫级别的皇宫。
别说他没有这么多钱,就算有,他也不会费在这个地方。
不过刘协还算是挺满意这宫殿的。
在许都,虽然也被约束,但是最少不会好像当初在长安一样,董卓的猖獗,是他忍受不住了,而曹操,也是彻底的把持着朝政,但是却并没有在明面上对他不敬。
大家还算是和和气气的君臣。
最少这明面上的面子,曹操已经给了他。
当然,天子乃是天下至尊,也不会这样轻易的满足,从他随着曹操南下,被曹操所奉承开始,他的敌人,就已经是曹操了。
曹操需要他的影响力。
而且他,何尝不需要曹操的势力支持呢。
就看谁能笑到最后。
虽然他的希望很渺茫,可他是天子,天子可以死,不能输,他不认为,自己会输给了曹操。
“太尉,事情办的如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