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将龟板敲碎,再与土茯苓、生地等药材放入药坛中熬煮。

熬了一个多时辰后,再放入仙人草继续熬。

等龟板中的胶熬出来后,土茯苓与其他的药材也熬出了精华,就可以捞出药渣,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盆子中,只等它放凉了就成了黑糊糊的膏体。

药汁熬好后,除了夏静月在一旁淡定的地写写画画,其他杏林堂的人都紧张地等着药汁变凉,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慢慢地变成膏体。

最紧张的莫过于陶掌柜父子了,对他们来说,这是关系到杏林堂的命运,以及他们陶家几代人的产业。

陶掌柜焦急地等了一会儿,就坐不住地过去伸手摸盆沿,一摸还热着,只好再回去坐着等待。等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跑去摸,一摸还热着……

往常那个乐呵呵又沉稳的陶掌柜早就不见了,眼里心里只有那一盆黑糊糊的东西。

陶掌柜如此来来去去的,晃得夏静月眼,她从笔中抬起头来,四周看了看,见所有人围着那个盆子看,连陈老都搬着小板凳坐在一边看热闹。

“呢?没人去熬吗?”

夏静月这一问,他们才记起忘了熬水。

陶子阳站了起来,说:“我去!”

夏静月提醒道:“记得熬浓点,要浓水。还有,你们能找到奶牛吗?有的话买半桶牛奶过来,将它加在锅中慢熬,熬炼成炼奶,浇到龟苓膏上味道更好。”

至于蜜就算了,成本太高,暂时不考虑。

马六子也站了起来,说道:“我知道哪儿有人养奶牛,这就去买几桶过来。”

夏静月叫住他,“买这么多牛奶做什么,你想等着变质吗?有就行了,吃完龟苓膏再去跟他们联系预约一下,等我们卖龟苓膏的那天再问他们要。”

现在的人们还不习惯喝牛奶,都是取来做糕点,或者大户人家给主子做吃食用的,所以牛奶价格并不贵。至于那些大贵族们,自家就养有奶牛用。

蓝玉青见夏静月又低下头写写画画的,疑惑地过去看夏静月在写什么画什么。

原来是在写龟苓膏的功效,每一字每一字都写得极其工整漂亮,蓝玉青惊艳极了夏静月的这一手好字,说:“师傅,只是写个功效而已,交给徒弟就行了,您需要写得这么漂亮吗?我瞧着这字比我家里墙上挂着的书法还好看!”

夏静月另有深意地说道:“我卖的就是这一手字。”

人们对于没有吃过的东西,不曾认识的东西,都会下意识地心怀警惕与排斥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一样人们不曾见过的东西热卖出去呢?

这就要制造一个轰动全城的大噱头了。

她这一手字此时不用更待何时?等到夏哲翰练好了后让他出风头吗?

“师傅想用这字来吸引客人?”蓝玉青问道。

“孺子可教也。”

“可是,平民中大都数人不识字,就算有识字的也鉴赏不出师傅书法中的奥妙之处。”

“笨!谁说我要卖给普通平民百姓了?”

蓝玉青这就糊涂了,摸着脑门,困惑问道:“不卖给普通百姓我们能卖给谁?京城之中百姓最多,不卖给他们的话,我们怎么能将这么多土茯苓用出去?”

夏静月干脆放下笔,提点这个便宜徒弟的笨脑子:“一碗龟苓膏的药材成本就需要五十文钱,不说什么人工费柴火钱之类的了,就算我们只卖药材的成本价,有几个平民百姓舍得五十文钱去买一碗没吃过的东西?别忘了,馒头才两文一个,这一碗龟苓膏都可以买二十五个馒头了。”

许多平民还是贫民,连饭都吃不饱,哪有这个闲钱买小小的一碗龟苓膏?有这钱去买米不是更好?

“不卖给平民难道要卖给有钱人?可有钱的大户人家他们会吃吗?”蓝玉青家是太医世家,正是深宅大户人家之一,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的道道。这些大户人家的主子是不会随便吃外面的吃食,他们家里本就养了不少厨子,想吃什么叫厨房做就是,何至于去外面买?至于厨子不会做的,要买吃的也只会去知名的大酒楼。

“所以,这就要靠广告了。”

“广告?”

“对呀,广告,广而告之。”

要说以前,夏静月可能摸不清京城中人的习性,但自打认识了遥安世子那二货之后,夏静月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马六子,田九。”夏静月喊了两人过来,说道:“尝完了龟苓膏后,你们顺便出去打听一下京城中最近的才子们、举子们的聚会地点。规模如何,大约有多少人数,举办人的身份地位等等。主要去问问君子社的动向,不管他们在哪聚会,都要来回我。”

夏静月记得过年前舅舅给她的书信中提到,今年两位表哥要参加秋试。现在已经是四月底了,秋试在八月份举行,也就是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她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在秋试之前许多举人会走出家门,与其他举人一道讨论秋闱的试题。一般这种讨论会的人数不会少,尤其是京城这么多的人口,去参加秋试的人绝对不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