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满清又跑路了
第342章 满清又跑路了
初冬的南京城,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股“咸鱼味”。
“新进的舟山海鱼哟!”
“皇帝都爱吃的腌咸鱼,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老板,来半条。“
“好嘞!”
“……”
南京无鸭不成席。
如今却是随着朱怡炅这个皇帝带头上行下效,整个南京官民的口味不说完全带偏,却也变化甚大。
现在的南京城饮食,已然是咸鱼、鸭肴,还有猪羊肉及各种动物下水三分天下。
没办法,咸鱼自带食盐的优势实在太大了。即便比那些下水要稍微贵一些,底层百姓也能完全接受。
更何况,还有那种纯粹晒干的干咸鱼。这种咸鱼不仅纯天然,而且还更便宜。
哪怕是现在全面推广新政改革,废除了人头税在内各种苛捐杂税的大明新朝。
表面繁荣的南京城,底层依旧还是有着不少吃不上大米饭的穷苦百姓存在。
不过,这比之满清朝廷来说其实已经好了很多。
若现在还是满清,甭管谁来当皇帝,这些百姓肯定不可能大冬天来了,还能啃着干咸鱼拌杂粮粥。
大概率都是变成路边冻死之骨,为那朱门中的酒肉平添一份滋味。
舟山咸鱼的涌入,不光是让南京天子脚下到处充斥着“咸鱼味”。
同样也缓解了冬季来临,许多百姓无事可做的问题。
每天往来长江口岸,自秦准河入南京卸货的商船络绎不绝。
不说九成,至少也有七成都是来卖咸鱼的。
……
御书房。
朱怡炅正在用午膳,今天倒是没有吃咸鱼。
给官民做榜样归做榜样,但要他天天吃咸鱼属实还是难为(齁咸)人了。
那位瑶妃跟着学了这么久的汉话,虽然至今说起来还是有些磕磕绊绊,但至少别人讲话她能大概听懂了。
当然,汉字还是不会写。
不过也足够了,朱怡炅没再继续让她留居自己寝殿。而是像其他后妃一样,给她单独分了个院子,并配了宫女伺候。
老是留居既说不过去,也不利于后宫妃嫔间的和谐,哪怕只是表面和谐。
朱怡炅用过午膳,又小憩一会,这才再次进入工作状态。
先挑出几份比较紧要的奏章批阅,最上面是内阁呈递。
朱怡炅快速过了一遍,微微点头,提笔朱批:“阅。此法甚佳。”
这是内阁对于先前释奴令,推广概况的奏事报。
整个释奴令的推广,虽初期遭到了一些阻力,但实际影响不大。
而且那些真正大户豪族都没有轻举妄动,也未发生什么预期中暴力抗拒的流血事件。
这其实才是正常现象,那些大户豪族并非傻子,能传承这么多年,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明军中原决战大获全胜,满清不仅大势已去,还一分为二,再难成气候。
大明一统天下已成定局。
这还有谁敢这时跑出来捋真龙的龙须?
而且内阁方面也并非强硬推广,反而将皇帝的旨意拆开来办,层层加码,钝刀子割肉。如此,两相配合下来。阻力即便还是会有,也将不成气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