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什么味儿这么呛
这边宋如棠找到了一个徒弟,心思稍稍安定下来。
饭馆这边的事暂且没大事要操心了,宋如棠将注意力放在了庄子上头。
她曾经从书上看过,有些朝代在泥土上头培了高粱杆,用一根根高粱杆搭了大棚,又用动物粪便在菜地上铺满保温,倒是比生火要省钱许多。
而这时候百姓对高粱杆的利用率很高,倒也不是什么稀缺东西,些银子买来倒也并非难事。
手指头在桌上叩击,宋如棠取了纸笔来,在纸上写写算算。
庄子里头十余亩地,不管是高粱杆搭大棚还是大粪保温都是一笔支出,跟旁的法子比起来倒是省钱许多。
她暂且不用从自己那四十多万两银子里头掏钱出来填补,拿着饭馆赚的银子和杨颂兰时不时给她的贴补倒是也能填上这些费。
倒是雇人的事儿着实该考虑考虑。
店里头人倒是够用,只是庄子里头人手显然不够。
想着招些人去看顾着,又怕到时候万一招来了心术不正的,把田里头的苗毁了,明年没法按时给祝家辣椒,怕是要有所亏损。
想了又想,宋如棠倒是想起一群暂时能够用用的人。
就是不知他们还在不在安平郡。
想到这,宋如棠还是决定做好两手准备,到第二日去问问杨明礼那边有没有人可以用。
庄子的事儿暂且做此打算,宋如棠看了看屋子里头火盆旁边的辣椒,没再给它滴营养液。
再滴就该露馅了。
安安稳稳睡了一晚觉,到了第二日,宋如棠四五点钟起了床,开始准备起这一日要用的食材来。
家里头红薯还有许多,能做上许多日的红薯粉,只是这辣椒是越用越少的,得做好两手准备。
毕竟要是一直用从商城里头买的辣椒面,迟早都要露馅。
只是这会儿倒是不用担心,对各方面自然有各方面的说辞,旁人总也不能专门盯着她看她用了多少辣椒,存了多少辣椒面。
只是日后收了孙顺子当学徒,这方面总归应该注意着些,还得再找好合适的说辞才是。
为了以防万一,宋如棠先从商城里头了十积分兑换了几袋子干辣椒,从中取了几根出来,自己尝试着做了少许辣椒粉。
做法倒是简单,不用什么技巧,只是耗时间比较长,可以丢给孙顺子练手用。
又做了些红薯粉,过凉之后找了工具装着,宋如棠便一路走去了好食饭馆。
从后门进去,见孙平和孙顺子这父子俩已经在后门口等着了,宋如棠一拍脑袋:
“瞧我这脑子,忘了把钥匙给你们了,叫你们白等了这许多时日,冻坏了吧?”
孙顺子脑子一抽,下意识回答道:
“有点……”
这话刚说出口,便被孙平往后一扯。
孙顺子回过神,连连改口道:
“啊对,不冷不冷。”孙平瞪了自己这傻儿子一眼,赶紧对着宋如棠连连摆手,一边抖着身子,一边不忘了客套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