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赐字!”文基纳头叩谢,感激涕零。
原来大成府内,纵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能以“子”来称呼的不过殿下十人而已,他们个个都是修有德行和大能的巨贤,而文基此前不过是大成府内一名小小的洒扫童子,今日却能够得到青睐,赐一“子”字,可见孔圣人对他此番入世应劫、宣扬儒义是万分嘉许。而自圣人归隐开府以来,上下一千多年,文基实是第一人,此等殊荣委实无与伦比!
孔圣人继续道:“望你以后继续笃行儒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生谨遵老师教诲。”
“嗯,老师知你父亲身抱沉疴,日夜都盼望着你归去,老师也知你十分思念家人,所以今日就不留你了,你速回谭家庄去吧。待家中大小事了,回得大成府来,老师再与众人为你设宴庆功。”
“谢老师!”
“子渊、子骞:你们十个就替老师送送子基吧。”
“学生遵旨。”子渊子骞等十贤齐声领命。
于是文基叩首告辞,在子渊子骞等十贤的陪送下,缓缓退出了文宣殿。——有儒门十贤亲自相送,这份礼遇在大成府内也是无比尊荣的啊!
文基下得殿阶,来到金头碧麒麟前,不禁伸出双手抱住金头碧麒麟的颈项轻轻抚摸起来,抚摸着抚摸着……眼圈红润:此番与碧麒麟入世应劫,出生入死数回,彼此早已亲如兄弟,而此处一别也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了。
金头碧麒麟也感受到文基的不舍,依恋地用口吻轻蹭文基的脸庞。
文基情不能禁,含着热泪亲吻了一口金头碧麒麟,蓦然转身走离。
子渊子骞等十贤随后将文基送出大成府来,这才热热闹闹地恭贺文基得受孔圣人赐字,并预祝早日回归大成府。文基一一感谢,作揖叙别。
叙罢别礼,文基腾空而起,在十贤的仰望中飞离了大成府。
待回首再看时,下界已是金光璀璨一片,已然看不见大成府了,文基情不自禁洒下了几滴泪珠,忽然磨转身影,直奔中土南唐国宛陵郡华阳镇。
归途之中,头顶星光满天,脚下云波浩渺,文基忽忽想起孔圣人的话语:
“当日灵台封神,你已证得‘文教大护法,灵台麒麟尊’的尊位,又经过诺那法界征战,积下不少功德,武功道法已在万年以上,从此以后儒门道法自是如影随身,大成九式剑谱和大成文武七字令皆在你掌握之中,天地浩然正气也尽可为你所用,或化气为同光剑,或化气为文武砚,或化气为碧麒麟,皆由你一念所愿……”
想到此,他不禁暗道:“既然如此,我何不试试这一身儒门道法?”
遂捻决祭剑,果见一把巨剑应指而出,形如大成府同光剑;复捻决祭砚,果又见一方砚台现于右掌,与大成府文武砚一般无二。实则皆是意念凝聚天地浩然正气所化,正如方庆隐的叱咤大法出手有龙虎一样。
文基大为高兴,老师果然所言非虚!捻决忽喝:“麒麟!速现!!”
但见浩然正气迅速聚集,化一头金头碧麒麟出现在眼前。
他欣喜如狂,抚摸金头碧麒麟,眼泪几乎再次掉落下来,忽而飞身坐上金头碧麒麟道:“麒麟!我们速回谭家庄!”
“唔~嗷~”金头碧麒麟发声回应,骤然撒开四蹄,风驰电掣般奔跑起来。
不过半日,已然飞临谭家庄上空,却正值黎明时分,柔和的阳光洒落在晨霭飘荡的柳林上,田地上,屋舍上,华阳河上,愈显几分朦胧和温馨。
文基觑见谭府,好不开心,骤降而下,待离谭府千米来高时,忽喝一声“收!”,金头碧麒麟骤然消失无踪,身影则如电光般飞落在谭府门楼前。
谭府门楼前,不见老门仆阿福,却见小化正面对着大门,卖力地扫台阶。
文基遂轻轻走到她身后站定,亲昵唤道:“小化:你看谁回来了?”
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小化吓得一跳,回身看:竟然是大公子回来了!
她顿时激动不已,拖着扫帚走到文基面前,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涌上心头:“大公子…我当是谁在吓唬小化呢,原来是大公子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