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本官亲自荐举罗力担任铜州司马,兼北流县尉,在北流开市,由罗力专项负责汉僚互市事宜”。

听到这里,罗力有些不敢置信,“封我做司马?杨刺史,这是什么官位?还有那个互市是甚?”“也就是我的佐官”,杨厚耐心的解释道:“互市就是让你来组织汉僚的交易”。

罗力一听便是大喜,“罗力多谢经略使”。

对比钦州宁氏、泷州陈氏、高州冯氏,这里的罗窦僚人明显更加偏僻落后,久居云开大山,若非陈龙树开州拓疆,他们也不会出山入世,只是如此一来,也更好忽悠,不对,应该是更好沟通,更容易友好交流。

这若是放在开国之初,几万僚民归附,岳父大人李渊不得钦封一个总管(都督),再加一个郡公之爵啊,现在只是一个下州的司马就可以解决他的编制问题,高冲不由得感慨万端,人心淳朴啊。

“经略使,那今年的税?”罗力竟是下座,拎着酒壶笑嘻嘻的给高冲斟满酒杯,那张黑脸上满是笑意,真是亲近。

“税?什么税,这么早就要睡觉吗?”高冲瞪着眼睛,一脸惊诧的看着罗力。

罗力一愣,然后朗声大笑,“好,经略使你是好人,我罗力服你”。

“你这次回到罗窦后,应该怎么做?”高冲呵呵一笑,直接问道。

“怎么做?”罗力再次愣住,挠挠头,忽然眼睛一亮,“每个部落立一根柱子上面让人刻上字,就坚决拥护那个甚”。

“坚决拥护大唐朝廷的政策方针,坚决维护贞观圣人的执政权威”。

高冲沉声道:“务必给我记住了,滚瓜烂熟,烂熟于心,杨刺史,回头你派人去宣讲一次,整理成纪要上报经略府”。

杨厚愣愣应着。

罗力一个劲嘀咕,好歹是将这两句话给记住了。

“经略使,这两句话有什么用啊?”罗力苦着脸嘟囔道:“族里面的人笨得跟牛一样,他们也不明白啊”。

“不明白不要紧,背熟就行”,高冲笑道:“你以后升官能不能升官就看这了”。

罗力眼睛一亮,忙是点头应着。

裴行俭等人面面相觑,同时对于高冲也是佩服不已,这两句言简意赅的话语,对于僚民的开化将启到重要作用,任你费尽心思的教化王道,也比不上这简单两句话的威力。

在铜州稍歇一日后,高冲也是切实看到杨厚的政绩,杨厚为人忠厚实诚,耐心处理汉僚矛盾,在铜州还是颇有威望。

至少杨厚陪同高冲走在北流街道上的时候,百姓遇到杨厚也都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看来杨厚在这铜州管理二县还是屈才,高冲心底已经打定主意上书朝廷,给杨厚请功。

这件事也足以说明,现在的大唐并不缺少好官良吏,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吏部有司有推脱不掉的责任。

凭借杨厚在铜州的政绩,在考评时完全可以评定上等,毕竟在岭南这蛮荒之地,做出政绩并不容易,百姓安定,汉僚和谐,这就是政绩。

而不是如同中原地区某些州县一样,刮地剥皮的征收赋税来增加政绩。

当然,在奏报之中,高冲也并没有责怪吏部有司,只是就事论事,毕竟现在的吏部尚书可是他的好外甥长孙无忌,多少留一些薄面。

更何况这种情况即便拿到明面上来讲,长孙无忌也不会受到申饬,更不会受到责罚,顶破天也就是吏部有司考评的时候带有个人感情,没有秉公考评,造成不公,只会处罚下属部门。

出铜州往东依旧是云开大山的范围,东边是泷州,南边便是高州。

按照高冲的行程,接下来将往泷州,然后南下到高州,再出高州,经春州、恩州、冈州等地到达广州。

这一趟岭南之行,从桂州、南尹州进入岭南,然后姜州、越州、钦州等地平定宁道明叛乱,最后一路向东途径白州、泷州等地到广州,从西到东,可谓是横跨岭南,也使得高冲进一步的了解岭南的真实现况。

出铜州往东二百里便到达泷州,二百里,若是在中原地区,两日时间绰绰有余,但是在岭南山地穿行,足足费时四日,就这还是铜州到泷州有一条官道的情况下。

泷州,这个地方也是岭南的重地,因境内有泷江而得名,南梁天监六年,始置泷州,前隋大业三年,废泷州置永熙郡,武德四年,纳入大唐版图后,废郡设州,复称泷州,治所在泷水县,辖泷水、开阳、正义、怀德等县。

其他州县或许是多个家族并立,分庭抗礼,但是在泷州并不一样,泷州最大的宗族始终姓陈,自南梁时期,泷州建制时起,泷州的第一家族便是姓陈。

陈氏始祖陈法念出自河南鄢陵,本是中原豪族,跟随南梁武帝萧衍建立功勋,更是迎娶萧衍的第五女,成为驸马。

南梁接管岭南之地后,萧衍急需心腹来镇守,便任命女婿陈法念为南江都护,兼新州、石州二州刺史,爵封宋平郡公。

南江即泷江,也就是泷江流域的地方皆受陈法念统辖,实际上也就是泷江流域的平原地区,西边的云开大山、东边的云雾大山,里面俚僚杂居,并不受朝廷管辖。

后来废州设郡,将新、石二州改成平原郡、开阳郡、罗阳郡,依旧是陈法念主政,最后复设州县,直接改成泷州。

从此陈法念便立足于泷州,给当地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弘扬诗书礼义,还跟当地俚僚大族通婚联姻,逐渐成为当地的地方首领。

史载“以孝义驯溪垌,所至镇俗戢奸,盗贼屏息”,陈法念通过个人能力以及魅力,成为当地俚僚共推的大酋长,深得俚僚敬仰信赖。

听说陈法念担任新、石二州刺史时,励精图治,通宵达旦的处理政务,有人在晚上找他汇报事情,在门口等候太久不自觉睡着了,等那人天亮后惊醒,陈刺史依旧在处理政务,一夜未眠,这事传开后,百姓深深为之感动,这也是陈氏可以立足于岭南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陈龙树便是陈法念的孙子,陈龙树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泷州陈氏最辉煌的时刻,那个时候,他的父亲陈佛智继承老酋长陈法念名望,威震岭南,历任泷州刺史、罗州刺史、西衡州刺史等职,爵封安靖郡公。

只是晚年时运不济,跟随广州僚人酋长王仲宣反隋,六十余岁亲自披挂上阵,死于乱军之中,陈氏迅速衰败,陈龙树更是只得寄人篱下,投靠宁氏生存。

现在的陈龙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壮大陈氏,复兴陈氏,只要可以恢复陈氏荣光,他什么都可以做,哪怕是跟随高冲,背负不义的骂名,扳倒昔日的义兄宁长真,他也在所不惜。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