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第509章 白送也不敢要
小年轻不按套路来,何大清心里没底,问道:“什么草棚?”
“外地来京参观人员住的草棚。这个待遇算不错的了。按我的原先的想法是要让你流落街头的。”
几句话的时间。保卫科的杨大奎带着傻柱回到95号院。
傻柱自然是看到了何大清,不过没有打招呼喊人。
杨大奎汇报道:“科长,我先带何师傅回来了,李方胜去找何雨水同志了。”
“行。”
李铭又对傻柱说道:“雨水姐要结婚了,我想你们这个缺德父亲回来充个人头应该还是可以的。至于后面要不要继续来往,你们自己商量。”
“小铭。。。”傻柱一时之间感慨难言。
早上才说有惊喜,惊是有了!喜不喜?傻柱此时有点五味杂陈。
李铭手指何大清,“这个大院他是没资格住的。我已经给他安排好了食宿。”
“傻柱,他是让我住街上的草棚。你看得下去?”何大清不满的质问道。
傻柱怒道:“要是我来,草棚你也没别想有,睡大街最好。”
李铭笑了笑,走到何大清身旁,小声说道:“何大清,请注意你的身份,你肯定经不起调查。我要整你,送你去吃牢饭是轻而易举。”
他接着正常音量说道:“给你留点时间用来全家团聚,完事后到轧钢厂保卫科报道。我会派人送你去指定的地点做饭。”
说完话,他也没有理何大清、傻柱的反应。
走到董大爷等人的身旁,“三大爷、董大爷,这次又辛苦您二位了。咱们下次一起喝酒。我先回去上班了。”
董大爷乐呵呵道:“你都安排好了。我没啥辛苦的。快去上班吧,谅何大清也不敢造次。”
阎埠贵也笑眯眯道:“我们会看着他的,不会让他乱来。”
确实,李铭带着杨大奎回去上班了,何大清也不敢轻举妄动。
真被人调查老底,会吃不了兜着走。
更何况,后院老太太午睡醒来,也慢吞吞的到了中院,镇得住何大清。
何雨水回来后,父女两人还是相认了。
她偶尔还有写信给何大清,感情还是有在的。
何雨水原谅了何大清,傻柱基本就没什么说的了。
1933年出生的秦淮茹18岁嫁进四合院,也就是51、52年,她不认识何大清,所以何大清是在50-52年跑路的。
根据京城当时的治安情况,何大清这个厨子的消息可能比较灵通,在51年春天跑路的可能性最大。
这时候,1935年出生的傻柱才16岁;从同学于海棠年龄推算,何雨水大约是42年生人,9岁。
两个小孩没有家族、亲戚帮衬,要顶门立户,还真多亏了有新的正府,以及很可能的后院老太太有帮忙。
单单傻柱一个人,可以说道的东西不多,何大清起码教了傻柱手艺,傻柱能在鸿宾楼学厨,肯定是丰泽园出师的何大清的人脉,傻柱养活自己还是可以做到。
所以何雨水才是关键。
9岁的何雨水被父亲抛弃,虽然有寄过一些钱回来,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
李铭这一次的多管闲事不算无事生非。
这么奇异的事,95号院的人闲聊话题都是围绕着何大清。
附近大院的人同样在热议这个事,议论的内容稍微有些离题,白寡妇到底有多漂亮?
能量到手,傻柱一家的事,李铭就没有再去管后续了。
他去办公楼找李主任递交辞职报告。
李怀德不管是真是假,自然是大力挽留很趁手的得力干将。
不过李铭坚决要辞掉工程建设组组长的职务。
没其他人在场,他把厂里会没钱建房、搭草棚很简单,这些全都照实说了。
李主任这下晓得他不是在闹情绪,是真的不想干了,也就同意了他的辞职要求,要他先坚持到月底有别人接手为止。
这点要求自然是同意了,也在李铭预料之内。
他辞职的事情只有职工楼的邱副组长知道,对方大力支持了他的工作,他也就顺水人情提前告诉了对方,让对方有时间操作一二。
从李主任办公室出来,他没有直接回保卫科,找上了分房办公室,把秦淮茹喊了出来。
过道里。
李铭轻声道:“娄晓娥问你什么时候有空?”
秦淮茹先是一愣,然后有些许尴尬的询问道:“那个事?”
“是啊。你当时不会是随便说的,现在不敢了?”
“谁不敢了!时间让她定,我随时奉陪。”
“娄晓娥说她随时有空。你要上班,怕你上班累着,她挑时间有胜之不武的嫌疑。”
秦淮茹怀疑道:“她真的这么说?”
“爱信不信,你到时候可以直接问她。”
“要不周六晚上?”
“后天晚上?”
“对,就后天晚上。”秦淮茹想的是周日可以在家休息补觉。
“那我就这样跟娄晓娥说了。”
具体什么时间,李铭都无所谓,两个女的迟早会被他套路。
他转头又到采购三科办公室。
今天值班的彭金福和李雪瑶不知道去哪了,办公室里就剩陈国栋科长。
李铭敲门问好,“科长。”
陈科长笑道:“我怎么听起来感觉有点怪怪的。你自己都是科长了。”
“您还是我的科长嘛,要不我喊您陈副处长?”
陈科长啧了一声,“你这升职够快的,随便你怎么喊了。”
“那我还是喊您科长,喊这个顺嘴。科长,秋收、秋种要开始了,左家庄的那块地我月底要还给人家了。”
“那行,我这两天让张有禄他们把小猪运去养猪场。”
陈科长关心道:“你搞的旧木料那边存了一大堆,你自己慢慢运走?”
李铭拉了椅子坐陈科长旁边,“我正想跟您说这个事呢。”
“乡下秋收,有禄大哥他们最近不用下乡,您让他们帮我运废旧木料行不?车钱油钱我会出的。”
陈科长答应道:“你不打算自己运,那就叫他们运吧,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我没那么多时间去运。而且要尽快运走,越后面越可能被其他单位征用了。”
“我还没去向阳大队看过,你在乡下搞的家具厂很大?”
“没多大。这些废旧木料都是按柴火的价钱收回来的,没多少钱。以后想再找这么便宜的木料,应该是没地儿能找到了。”
不管是往前看还是往后数,京城都没有这么便宜的好木料了。
陈科长摇摇头,“也就你的胆子大,别人面对这些东西,白送也不敢要。”(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