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李大科长在胡说八道。伟大导师也有了看法,‘现在正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要用我们自己犯错误的经验教训,教育他们。’

前两天,12月15日的时候,专门出了份通知,今年大、中学校一律不放寒假。

就是不想让他们跑出来乱窜,.

跑是没有跑出来,团结是难以团结的,在学校里你来我往的辩论赛很热烈。

主要还是没有作业可做,吃饱了饭没事干。总得找点事情做,年轻人互相之间不服气也是很正常的。

工厂的工人要搞生产,没联合的另说,联合了的大多是真的团结起来了,一起赶生产计划的进度。

不搞生产不行,67年总的财政收入大跌24.9%,只有419亿。

没有达到预期的收入,出现22亿元的赤字,财政赤字率达到5.25%。

此时,财政赤字是不好的,全球各国都是如此看法,何况这么高。

财政没钱,那就只能大幅削减68年的开支,单单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就减少了36亿,比67年下降了20%。

固投向来是拉动就业的好办法,固投减少了,工作岗位也就相应的减少。

几百万人,天天闲着也不是个事,再加上领头的人没有搞团结,明年夏季还闹出好大的事端。

没别的办法了,只剩一个选项,去农村种地。

李铭和温室大棚的种地四人组闲扯了好些时间。

他在这里闲聊天,等的是秦淮茹。

把秦淮茹送回城后,李铭又到了采购三科的养殖场,不是忽悠娄晓娥,他今天真要过来参加活动。

猪饲料的培训班已经开了两期了。

冀、晋、蒙、豫、鲁、津城,这附近的6个给京城调拨猪肉的省份都有邀请。

加上京城本地郊区的人,每一批里面都有7个省份的人,一般是一个县的5-10个人。

35-70人,还有畜牧研究所的人,凑一起搞一个研讨会,也算马马虎虎的了。

每一批不能更多的人是因为场地不够宽敞。

天冷,不合适露天开会,在发酵饲料的示范场地临时搭建的一个大棚,勉强有点样子。

新来了第三批的人,学成要回去的是第二批的人。

今天迎新、欢送凑一起,要搞个联欢会。

他刚停好车,张海洋的好哥们刘国平迎上前说道:“李铭,你们轧钢厂的人到处找你呢。”

李铭沉稳问道:“怎么回事?”

刘国平不明真相,“我们也不清楚。生产队的人来报的信,说是要你们厂里打了电话过来,通知你回厂里开会。”

“什么时候来的电话?”

“有些时候了。一个小时之前了吧。”

李铭无语道:“也不知道是什么破事。”

“那我就先回去了,不参加今天的联欢会了。你们有人会用相机么?”

刘国平笑嘻嘻道:“我会用,张海洋他们也会用。”

李铭把相机递给他,“那就交给你了,给他们好好拍几张照片留念。”

刘国平保证道:“我会小心的,肯定完好无损的还给你。”

李铭笑道:“我放心得很。你帮我和大伙说一声,我先赶回厂里开会。”

刘国平小心拿好相机,“赶巧接人的时候来报的信,他们也听到了,都知道你有会议要开。”

“那行。我先走了。”

李铭没有多废话,开上小货车回城。

轧钢厂保卫科小楼。

听到轰鸣声,周末值班的治安股杨大奎迅速跑了出来。

李铭跳下车问道:“厂里找我开什么会?”

杨大奎已经打听清楚,“我听他们说,好像是因为钢铁公司申请上新设备,他们要建立轧钢车间,想做我们厂的业务。”

李铭不在意道:“这样的小事,我还以为什么大事。”

作为轧钢厂的一员,杨大奎还是有点担忧的,“他们要是上了新设备,我们以后就得争钢坯的配额了。”

“我们正在筹备机械分厂呢,钢铁公司是想给我们来个釜底抽薪呢!”

李铭不以为然道:“他们是想屁吃,哪里来的钱投入进去?”

“不是吃吃喝喝的小钱,东挪西凑还可以凑一点出来。大手笔的资金哪有那么容易申请到。”

杨大奎手指办公楼,嘿嘿笑道:“我也是听办公室的人说的。李主任召集厂里的头头脑脑开会研究对策。”

李铭边走边说道:“不知道是谁杞人忧天的,李主任不至于这么胆小。”

李科长可以没大没小的说着牢骚话,杨大奎可不敢胡乱点评厂领导,笑着目送李科长去开会。

另一头。

95号四合院。

秦淮茹早回到院里,看到一大堆人聚着闲聊天。

吴名笑问道:“秦姐,见到小铭了没有?”

秦淮茹镇定自若道:“我就是搭他的车回的城。”

“小铭现在应该是在采购三科的养殖场了,他说今天那里有开联欢会,他要去出席露个面。”

吴名接话道:“大周末的,小铭真是够忙的。”

“咱们厂保卫科有人到院里找他,说是厂愅委会要开会。”

听了吴名的原因,秦淮茹放心说道:“保卫科肯定有给养殖场打电话,小铭到了那里就知道了。他开车回城很快的,应该不会耽误开会。”

有车还会开,吴名颇为羡慕道:“有车是方便好多。”

秦淮茹顺嘴问道:“大伙今天都挺闲的呀?有工夫聚在院里闲聊天。”

阎埠贵解释道:“这不是街道刚刚来通知了嘛。”

“明年的粮票不再是每个月都会过期了,每个月领到的粮票,明年可以全年通用。”

“这个月24号领的1月份的粮票可以用到年底的12月份。这么大的变化,大家也就多聊了几句。”

秦淮茹有些小惊讶,“这是好事呀,可以方便有余粮的人家。”

笼着手的董大爷说道:“大伙都能方便。”

秦淮茹微笑道:“主要还是有余粮的。像我家这种锵锵够吃的,通不通用都那样,反正留不到下月。”(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